1月5日,四川省戒毒管理局官方微博發布一條視頻,點名批評小說《風情不搖晃》,質疑“網傳小說歌頌毒梟愛情?”并呼吁抵制“毒”小說,致敬英勇的禁毒英雄。(1月5日,澎湃新聞)
被“四川戒毒”點名批評,并引起網友公憤的《風情不搖晃》,到底是怎樣一部小說?據報道,這部小說講述了女主人公為給在執行臥底任務中犧牲的緝毒警察男友報仇,和毒梟戀愛并潛伏在其身邊搜集罪證,最終聯合另一位警方臥底將毒梟送入監獄的故事。
不少讀過該小說的網友表示,小說內容追求獵奇,詆毀緝毒警察,歌頌毒梟愛情,拋開法律與道德底線美化毒販形象,顛覆三觀,引人不適。目前,該小說已經被各大網絡平臺下架。
事實上,類似《風情不搖晃》這樣的帶“毒”文學作品在網上并不鮮見。筆者檢索發現,一些平臺仍充斥低俗作品,通過帶有暗示性、挑逗性、刺激性內容誘導用戶;一些平臺通過“全網第一”“名家作品”等欄目,大力推介各種情節荒誕的作品……除文學作品外,網上的一些漫畫、歌曲、視頻等文藝作品,或多或少都含有低俗、色情、暴力等有毒內容,也同樣值得重視和警惕。
隨著時代發展,人們生活與網絡聯系越來越密切,它已經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學習、工作、生活和思維方式。網絡文藝作品作為依附于網絡存在的一種文藝創作,理應擔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成為溝通人們美好情感,展示精神風貌的媒介。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批評”“下架”“拉黑”《風情不搖晃》這類“毒小說”,對凈化網絡文學空間有著積極作用。但是,還需進行嚴厲手段懲戒。一方面,讓現行的法律法規發揮作用,對網絡“毒”“俗”作品的創作、發布要依法依規進行處罰,使其戒“毒”忘“俗”;另一方面,對類似作品的發布、傳播平臺要加強監管,對違法者要追究其法律責任,責其擔起責任。與此同時,重視宣傳教育引導作用,讓廣大網絡創作者提高文藝素養,鼓勵創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和顯品味、顯格調、顯擔當的健康積極向上的作品。
作者提高自律、部門加強監管、司法依法打擊、平臺擔起責任,這些都是治理好網絡文藝作品的前提,也是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的根本。我們作為網絡公民,也是凈化網絡空間的責任人,積極擔負起監督義務。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清除“帶毒文藝作品”網絡土壤,網上美好的精神家園才能更加美麗。(袁星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