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月2日從北京市豐臺區了解到,“信用醫療”在豐臺醫院正式上線,“先診療、后付費”的創新服務模式首次落地豐臺。患者可通過信用授權享受初始就醫額度2000元,實現一次就診一次繳費,在疫情期間免除掛號、檢查、檢驗、取藥等重復排隊繳費,大大縮短患者就醫時間及排隊感染風險。(1月3日《北京青年報》)
患者到各大醫院看病,一般是先排隊掛號,再到相應科室看病,之后拿著處方到窗口排隊繳費,再憑繳費單去藥房排隊取藥。如果患者需要多種化驗、檢查時,又要一次次排隊繳費后才能做化驗、檢查,可謂費時費力。北京豐臺區上線“信用醫療”,為守信市民提供“先診療、后付費”醫療服務,不僅節省諸多環節排隊繳費的時間,給患者就醫帶來極大方便,緩解了看病難,同時還能夠喚醒和增強社會誠信意識,可謂一舉多贏。
或許,有人會擔心,極少數患者利用“信用醫療”鉆空子,惡意拖交或不交醫療費。這種不誠信行為,將給醫院帶來很大的壓力和經濟負擔。如果不解決醫院后顧之憂,
“先診療、后付費”就難以落實下去。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市民首次使用“信用醫療”前,需在信易康微信公眾號進行簡短開通操作。系統調用北京金融大數據公司金融專區中歸集的2300 萬常住居民的公共信用數據,市民經信用評估模型完成信用身份核驗并簽署信用承諾書,方可使用“信用醫療”。也就是說,曾經有失信行為的市民,很難通過信用審核,也就無法享受“先診療、后付費”,規避了醫院的潛在風險。
“信用醫療”用戶在醫院門診、急診看病,可免除所有事先繳費環節,僅需當日就診結束離院前到自助機或收費窗口刷社保卡完成醫保費用分解,剩余自費部分可在醫院現場支付或48小時內,由本人或者親屬通過移動支付繳清即可。若有用戶因種種原因發生逾期支付,則由保險公司向醫院先行賠付,再向欠費用戶進行催收,并暫停其信用就醫資格。
這樣,醫院被患者欠費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可以消除醫院的后顧之憂,從而能夠投入全部的精力救死扶傷。
對于失信的患者,也有約束和懲戒措施。累計六次欠費逾期的患者,將取消“信用醫療”服務資格;逾期催收后三個月內仍未補繳的用戶,“信用醫療”記錄將推送至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對拖欠費行為起到信用懲戒和警示作用。可見,患者一旦逃費失信,不僅不能再享受“先診療、后付費”醫療服務,還有可能遭受社會聯合懲戒,付出較大的代價。利弊權衡之下,倒逼患者必須誠實守信,看病之后依規按時繳納相應的醫療費用。
總而言之,“先診療、后付費”創新服務模式,方便了廣大患者就醫看病,緩解了看病難,也喚醒和增強了社會誠信意識。此醫療服務模式對建設誠信社會,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值得借鑒和大力推廣。
作者:丁家發(2023年1月4日 新安晚報 2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