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職工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一則名為《“陽康”不代表結束,建議您做一次全面健康篩查》的文章引發熱議。網友向頂端新聞記者表示,河南省職工醫院在該推文中,共推出832.6元及1212.4元的兩種體檢套餐。(1月1日頂端新聞)
現在疫情防控正是吃緊的時候,公立醫院竟然打起了“陽康”人員的主意,做起了全面健康篩查的廣告,這樣的營銷行為顯然不合時宜,是在給疫情防控添亂。
基于對奧密克戎病毒的認識,當前的疫情防控政策已經由“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陽康”人員一般無須專門體檢,這既符合當前病毒毒性減弱的實際,同時也符合公眾的常識判斷。作為一家職工醫院,本應該通過科學的數據來消除公眾對于新冠病毒的恐懼與害怕心理,引導公眾科學就醫,避免造成醫療資源的擠兌。可如今卻通過“陽康”不代表結束這樣危言聳聽的文章來誤導公眾進行健康體檢,這種行為既不道德,更是在故意制造疫情焦慮,引發社會恐慌。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建議“陽康”患者進行全面健康篩查,無非是借著疫情的名義,多掙一點體檢費。表面上看,醫院是在為“陽康”患者的健康著想,實際上是在為自己的利益著想。對于一家公立醫院而言,除了掙錢創收之外,其更大的責任是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換言之,在各地“陽性”感染者迅速增加的現實語境下,醫院應該統籌各種資源,將工作的中心調整到收治新冠重癥、急癥患者方面來,而不是依然醉心于推銷自己的體檢套餐。
疫情尚未結束,戰斗還在繼續。當前不少地方出現了患者激增、醫療資源緊張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讓“陽康”患者涌入醫院進行體檢,只會擠占有限的醫療資源,加劇醫療資源的緊張。正因如此,我們需要公立醫院在疫情防控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將目光關注于那些感染了新冠病毒的重癥患者,而不是忙著給“陽康”患者做體檢掙錢。這也是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所在。
面對疫情,公立醫院應該科學發聲,少一些“‘陽康’還需要體檢”這樣不負責的言論。同時也應回歸公益屬性,少借疫情發財。
作者:徐剛(2023年1月3日 新安晚報 2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