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居民收到鄰居送來的止痛藥,在微信群里感動地說,“看見這藥的那一刻我都哭了!感謝好心人!”近日,新冠肺炎疫情感染人數持續增加,北京市東城區廣大居民在樓門群、業主群、朋友圈里廣泛發起“共享藥箱”的暖心行動,通過鄰里互助解決用藥的燃眉之急。(12月18日北京日報客戶端)
退燒藥、體溫計等防疫產品,最近成為市場的“搶手貨”,某地藥店已經斷藥10天,就是一個縮影。如果市民沒有事先準備防疫藥品不免很焦慮,而正在經歷病痛折磨的市民,無疑對相關藥品需求更為緊迫。在這種語境下,北京部分社區群出現“共享藥箱”,對相關社區市民而言就是“救命箱”。
這種“共享藥箱”,實際上盤活利用了市民手里的防疫藥品資源,使之發揮救急乃至救命的互助作用。對于尚未出現相關癥狀但為防疫藥品焦慮的市民而言,這種藥箱是一?!岸ㄐ耐琛?,一旦染病有共享藥品來救援;對已經染病的市民來說,可及時從“共享藥箱”獲得藥品用于緩解病痛。
另外,由于此舉升溫了鄰里關系,也為社區治理提供了新方案。眾所周知,由于居民情況各異,社區治理一直是個難題。而“共享藥箱”既能增加鄰里之間的信任與友愛,也能增強社區向心力、凝聚力,今后一旦社區治理遇到什么難題,相信這種“共享藥箱”撒在居民心里的種子會開出“信任之花”。
筆者建議,這種“共享藥箱”模式應該推廣到所有社區。社區多些“共享藥箱”,居民就會多些安全感、幸福感;同時,也會少些焦慮和病痛,避免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而要推廣這種互助、共享防疫藥品的模式,既需要各社區居民、業委會、居委會積極參與,也需要有關部門專門推薦。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共享藥箱”要想發揮更大作用,一方面,需要基層專門機構管理好、運用好“共享藥箱”。比如,必須是有癥狀的居民才能申請“共享藥箱”援助,要警惕有人把“共享藥箱”變成”私人藥箱”。另一方面,還要鼓勵市民不斷給“共享藥箱”增加藥品,使其有可持續共享的生命力。
對于在社區“共享藥箱”運行中做出積極貢獻的居民,社區或者物業公司要以可行的方式進行獎勵。對于其中的不合理現象也要適當曝光??傊?,“共享藥箱”不僅是應對這一輪疫情的有效“良藥”,這種模式也為未來應對某些困境積累了經驗,所以,各方要把好事辦好,使其成為社區自治的典范。
作者:馮海寧(2022年12月19日 新安晚報 2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