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古國時代的安徽

國家文物局近年發布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新進展說,“從距今約5800年開始,中華大地上各個區域相繼出現較為明顯的社會分化,進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階段,可將從距今5800年至距今3500年的長時段劃分為古國時代和王朝時代兩個時代”,其中距今5800年至3800年前后為古國時代。 

古國時代如同《史記·五帝本紀》所云的黃帝“萬國”時代或《尚書·堯典》所云的帝堯“萬邦”時代。何謂“古國”?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給出的定義是:“考古發現的具有‘大遺址’規格的遺址,就是古城古國所在,背景是人口密集、社會經濟發達,社會已有分工。”根據這個標準,古國時代的安徽存在多少古國呢? 

舊石器時代人類主要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時代人類主要使用磨制石器,古國時代正處于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銅石并用時代。《安徽新時代考古工作回顧》(作者葉潤清)說:“安徽地跨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自然資源條件優越,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繁衍生息的沃土,更是中國古代文化交流互鑒、融合發展的重要區域,在人類起源和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歸納出淮河流域、長江流域、新安江流域數十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成果。根據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地圖集》,安徽省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有540多個,密度居全國第八。另據省文旅廳有關資料,安徽省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個,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79個。 

按照古國的定義,安徽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的相當一部分可以歸入古國范疇。 

古國時代可進一步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距今5800年至5200年前后;第二階段為距今5200年至4300年前后;第三階段為距今4300年至3800年前后。距今3800年進入王朝時代,古國時代結束。參考有關資料,可以梳理出古國時代各個階段中安徽省的代表性古國。 

凌家灘遺址的出土玉器  王炳君攝

第一階段:凌家灘古國 

含山縣銅閘鎮凌家灘遺址是由大型中心聚落和周邊多處規模不等的中小型聚落所構成的遺址群,聚落規模宏大、結構等級分明,年代為公元前5800年-前5300年,時間上與古國時代第一階段吻合。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階段,凌家灘遺址作為“區域核心性遺址”被納入中華文明探源研究課題。 

凌家灘是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同時期最大的超大型聚落,其最重要的發現是祭祀遺跡(祭壇1處)、墓葬(68座)和大量精美玉器,其中玉版、玉龜、玉簽是目前考古發現的我國最早的占卜文化遺物。凌家灘玉石器制造被認為是“中國史前制玉的第一個高峰”。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含山縣凌家灘遺址》介紹:“遺址主要生活區、大型墓葬區各自獨立,有內、外兩條濠溝。”“內濠以內是主要的生活區,面積近50萬平方米,屬于典型的沿河而居的形態”;“在內壕中部崗地的東南角,分布著一片面積達3000平方米的大型紅燒土遺跡”,這片紅陶土塊廣場是部落首領的宮殿區和部落會盟、祭祀、操演的場所。如與后世國都類比,宮殿區相當于宮城,紅陶土塊廣場相當于皇城,生活區相當于內城,古國之都的元素基本具備。 

內濠以北為大型墓葬區,處在崗地的最高點,以一處略呈方形的祭壇為核心,祭壇現存面積約600平方米。墓葬區面積約14000平方米,由南向北分列8排。第一排和第二排規格最高,其中一座墓“出土玉器210余件、石器90余件、陶器20余件,堪稱‘王者之墓’,應該是當時的最高權貴或巫師一類的人物”。 

“凌家灘遺址上有迄今所知距今5500年前后可以確認的最大規模的聚落,面積在百萬平方米以上。”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專家張馳說,“凌家灘遺址也屬古國第一階段。” 

禹會村遺址俯瞰(選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官網)

第二階段:中國原始第一村 

尉遲寺遺址坐落在蒙城縣許疃鎮,是國內保存較為完整、規模較大、以大汶口文化為主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存。2022年新版《辭海》說,尉遲寺遺址“年代距今約5000年”,與古國時代第二階段的時間吻合。“遺址高出周圍地面2-3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是以大汶口文化為主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址,分布有成排的房址,房前是用紅燒土碎塊鋪成的廣場,周圍有橢圓形壕溝環繞”。 

尉遲寺成排房址共14排18組73間,分布有序。其中有一組13間相連的紅燒土建筑,長達70米,是遺址中最大的一排長屋。排房前的大型活動廣場是新石器時代經過人工鋪墊加工的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的公共活動場所。遺址周圍的“橢圓形壕溝”規模巨大,南北跨度240米,東西長度220米,平均寬度25米,平均深度4.5米。這項具有防御功能的工程顯然經過統一規劃、精心設計,發揮著類似后世的“護城河”作用,圍裹在里面的相當于一個古國“首都”。 

2002年,尉遲寺遺址出土了一件“鳥形神器”,通高59.5厘米,中部直徑22厘米,底徑14厘米。該器物復原后由底層的圓柱形、中間的圓錐形和頂端的鳥形體組成,是一種鳥圖騰崇拜的標志物,還是一種權力的象征物。2003年又出土了6件夾砂紅陶制作的祭祀用物“七足鏤孔器”。

大型紅燒土排房建筑、大型活動廣場、橢圓形壕溝、鳥形神器、七足鏤孔器,這些中國第一次的發現匯聚成考古界評價:中國原始第一村。 

第三階段:三座代表性城址 

按照《安徽新時代考古工作回顧》,固鎮垓下大汶口文化晚期城址、蚌埠禹會村龍山文化早中期城址和懷寧孫家城龍山文化中期城址是安徽省“三座古國文明階段城址”。 

垓下古城距今約4500年,是淮河流域“大汶口文化第一城”。城址由城垣、城門、護城河、道路及排水系統、夯土建筑基址、活動場、窯址、紅燒土遺跡、水井、灰坑等多類遺跡現象組成。四周城圈總長1510米,城內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城址四面環水,北瀕沱河(古稱洨水),另三面開掘有寬15-20米的護城濠。城墻始建年代和主要使用年代為大汶口文化晚期。 

禹會村遺址于2007年被列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2020年11月25日,國家文物局在“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上通報說,禹會村龍山文化城址“測年范圍為距今4400年-4100年之間”,結合“禹合諸侯于涂山,執玉帛者萬國”的文獻記載,專家推測,禹會村古城址就是傳說中的涂山氏核心城邑,相當于淮夷古國涂山氏的“都城”。 

孫家城遺址是長江下游地區確認的兩座新石器時代城址之一(另一處即良渚古城),距今年代約4500年。城墻大致呈圓角長方形,東西長600多米,南北寬300多米,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城墻保存完好,除北城墻被大沙河沖毀外,其余三面城墻一直保存至今。經多次考古發掘證明,孫家城遺址自新石器時代至漢、六朝時期基本延續不斷,是目前整個皖西南地區延續時間最長、各階段特征都較明顯的代表性遺址。 (周強)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郵儲銀行滁州明光市車站路支行:“反詐”宣傳進社區

為全面落實2024年“全民反詐在行動”集中宣傳月活動要求,提高群眾反詐防騙意識,提升防詐能力,有效預防和減少電信詐騙案件發生,切實保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構建平安和諧社會,近日,郵儲銀行滁州明光市車站...

滁州市交通部門開展超限超載治理專項行動

連日來,滁州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聯合交警部門開展超限超載治理專項行動,取得積極成效。

楊廟鎮田湖村召開防返貧集中排查專題培訓會暨排查動員會

為認真落實《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關于開展2024年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的通知,楊廟鎮田湖村立即安排召開防返貧集中排查專題培訓會暨排查動員會,要求排查員在手機上下載防返貧集中排查APP,要入戶認真細致走訪、...

滁州市2024年下半年新兵入伍歡送大會舉行

9月12日上午,滁州市2024年下半年新兵入伍歡送大會在市民兵訓練基地舉行。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等县| 大足县| 噶尔县| 灌云县| 无棣县| 丁青县| 阿拉尔市| 广宗县| 运城市| 佛教| 蒙城县| 清徐县| 崇左市| 关岭| 茶陵县| 五台县| 连城县| 砀山县| 桃江县| 凤庆县| 丹寨县| 滦南县| 辽宁省| 大足县| 泸西县| 通山县| 广饶县| 赣榆县| 沙河市| 连州市| 太谷县| 永德县| 建平县| 岳阳市| 长岭县| 怀仁县| 金华市| 苍南县| 新民市| 景泰县| 伊金霍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