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張英是如何成為康熙眼中“古大臣”的?

眾所周知,順治帝去世突然,時年24歲。臨終時,他聽從了傳教士湯若望的建議,確定年僅7歲的兒子愛新覺羅·玄燁為皇位繼承人,原因是玄燁已得過了天花。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就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16歲時,在太皇太后的協助下,智擒鰲拜,真正掌握了朝政。桐城張英自康熙十二年(1673)七月充任日講起居注官,直到康熙四十年(1701),前后28年,一直跟隨在康熙身邊,侍從顧問,深得皇帝的倚重和信任。張英在政治、軍事等方面,并無特殊建樹,對此,人們自然會發問:張英是憑什么取得康熙皇帝信任的? 

張英像

榮選“記注官” 

張英(1637-1708)是在康熙六年(1667)考取進士的。這一年,張英30歲,康熙13歲。作為考生,張英比殿試考官——康熙皇帝大17歲。張英被錄取為二甲第四名——總排名第七,成績算是很優秀的。緊接著,張英被選為庶吉士。 

在清朝,庶吉士是進士中的優秀者,他們將被安排在翰林院讀書學習,由翰林院學士充任講官。庶吉士在翰林院的學習時間為三年。結業時,需要通過嚴格的考試,按照考試成績優劣,庶吉士被分別授予六部主事、知縣等官職。 

張英被順利選為庶吉士,然而,就在這一年的十一月,他的父親去世,按照朝廷規定,他回鄉服喪三年,結束返回朝廷,仍為庶吉士。康熙十一年(1672),康熙皇帝親自主持由32名庶吉士參加的滿文考試,張英名列第二,被授翰林院編修。而恰在此時,起居注館缺少人手,張英被推薦充任日講起居注官,成為皇帝的講官。從此,張英走近康熙皇帝,開始了他伴君28年的非凡生活。 

日講起居注官,本來是兩個不同的職務:日講官和起居注官。日講官,是順治皇帝時設立的。顧名思義,每天給皇帝講授儒家經典《四書》《尚書》《易經》《詩經》以及《禮記》《資治通鑒》等。順治皇帝開設的“日講”,成為清朝皇帝學習漢學的重要渠道。 

康熙九年(1670),開始設立起居注官,并專門設置起居注館。起居注官(簡稱“記注官”)的主要職責,是記錄皇帝坐朝聽政、朝會、宴饗、祭祀、重大典禮、審核囚犯死刑、拜謁祖陵、出巡狩獵等重大活動,相當于“每日言行錄”。記注官由日講官兼任,因此合二為一,稱“日講起居注官”。記注官每年將記錄資料匯集成冊,藏于內閣,成為清朝歷史檔案,是研究清史的重要史料。 

可見,日講制度只是針對皇帝的。在清朝,康熙朝日講時間持續最長。從可見的記載檔案看,自康熙十年(1671)四月開始,到康熙二十五年閏四月為止,日講總次數近900次。起初,日講是隔日進講,康熙十二年(1673)二月初七,康熙說:“人主臨御天下,建極綏猷,未有不以講學明理為先務。朕聽政之暇,即于宮中披閱典籍,殊覺義理無窮,樂此不疲。向來隔日進講,朕心猶為未足,嗣后爾等須日侍講讀。”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日講由以往的“隔日講”成為名副其實的“日講”。 

入值南書房 

康熙稍長,已經養成了很好的讀寫學習習慣。隨后,他又說:“朕不時觀書寫字,近侍內并無博學善書者,以致講論不能應對。今欲于翰林內選擇博學善書者二員,常侍左右,講究文義,侍從交流。”這已經不僅僅是尋找講官了,而是要選擇德才兼備的“顧問”。 

為此,內閣會同翰林院推選出人品敦厚、學識淵博者若干名,然后皇帝結合這些推薦意見和被推選者在翰林院的考試成績,自己作出最后選擇。大學士們對張英的推薦意見是:“張英為人厚重,不干預外事,補授此缺十分合適。”這樣,張英(還有高士奇)被選進南書房。 

南書房最初是康熙皇帝的讀書處,位于紫禁城乾清宮西南。進入南書房的侍從(也叫“行走”),主要是陪侍皇帝賦詩撰文、寫字作畫,有時也起草詔令。隨著張英、高士奇等入值南書房,這里便成了皇帝特聘文學侍從的值班室。 

當然,南書房不僅僅是皇帝與文臣的文好雅玩之處,因為它還兼具顧問之責,因此也逐漸成為皇帝與文臣密謀重大朝政的地方,從而成為皇帝的機要機構。南書房侍從雖然官階不高,但地位重要。后來,隨著軍機處的出現,它的地位才開始下降。從康熙十六年(1677)開始設立,到光緒二十四年(1898)撤銷,南書房總共存在221年。  之所以將文臣顧問選進南書房,康熙皇帝是這么考慮的:“若今仍住城外,則不時宣召,難以即至。”即只有這樣,才能隨叫隨到,以備及時顧問。稍后,康熙皇帝還在這里接見大臣、處理政務,從而不動聲色地收攏了權力,并有效地籠絡了滿漢知識分子。 

張英入值南書房后,為了“隨時應答”,被賜居西安門內,成為第一位以詞臣身份住進紫禁城的人,可見康熙皇帝對他的信任。 

張英讀書照

因勤謹獲信賴 

張英等尚未入值南書房時,康熙皇帝對內閣和吏部有專門交代:在銓選各地巡撫等官時,不要考慮南書房侍從。這里有兩層意思,一是內閣和吏部在調整巡撫一級的官員時,極有可能會考慮到南書房侍從;二是康熙皇帝不同意內閣和吏部從南書房調走侍從,言下之意,他對南書房侍從的前途自有安排。 

張英、高士奇首次進入南書房,康熙皇帝就有這樣的告誡:“選伊等在內供奉,當謹慎勤勞,后必優用,毋得干預政事。伊等俱系讀書之人,此等緣由雖然明知,著仍恪守朕諭行。”即只管好好干事,不要干預政事,遲早會有“優待”;你們雖然是讀書人,能明白朕的意思,但仍然要記住朕的話,按照朕的指示辦事。 

果然,高士奇后來因為“攬事招權,以圖分肥”而遭御史彈劾。張英呢?“供奉內廷,日侍左右,恪恭匪懈,勤謹可嘉。始終敬懼,有古大臣風。”康熙十九年(1680)四月,康熙命吏部授張英翰林院學士兼禮部侍郎銜。康熙三十八年(1699),將張英提拔至相位,任命其為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進入一生仕途的高光時刻。 

在生活上,康熙皇帝對講官也非常關心。他曾說:“朕或出郊外,或幸南苑,常不輟講,翰林官員每次隨從,俱系遠離家鄉,京城毫無資產,不免艱苦,殊為可念,嗣后扈從講官所用賬房及一切應用物件,酌定數目,由內給與。”用費、住處、生活用品等,均由內務府安排。 

除了日常生活,平時遇到特殊情況,康熙皇帝對講官們也有牽掛。康熙十六年(1677)九月初六,天氣陡涼,康熙皇帝吩咐賜予滿、漢講官每人貂皮50張、表里緞各2匹。康熙曾說:“朕政事之暇,唯好讀書。始與熊賜履講論經史,有疑必問,樂此不疲。繼而張英、陳廷敬等以次進講,于朕大有裨益。” 

張英以謹慎、忠誠博得康熙皇帝的信賴,從日講起居注官開始,先后出任侍讀學士、經筵講官、翰林院掌院學士,直至入值南書房,始終侍奉在康熙皇帝身邊。 豐吉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安市| 荆门市| 台江县| 临汾市| 阳原县| 从江县| 金乡县| 龙井市| 治县。| 自贡市| 弥渡县| 临泽县| 普定县| 台东县| 德庆县| 扶余县| 筠连县| 巴林右旗| 都安| 鸡泽县| 镇安县| 宜阳县| 永平县| 张家口市| 肇庆市| 奈曼旗| 广灵县| 丹凤县| 临朐县| 普安县| 安多县| 潍坊市| 三穗县| 太湖县| 邹城市| 驻马店市| 定结县| 来安县| 资阳市| 绍兴市| 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