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6年七月,劉邦除掉了謀反的英布,便封他最小的兒子劉長為淮南王。根據文獻記載,劉邦共有8個兒子,劉長排行老七,還有一個可能是“最小的兒子”叫劉建,因為文字記載少,所以一般都說劉長是幼子。劉邦去世后,長子劉肥因為是劉邦與曹寡婦所生——當時劉邦已經成婚,妻子是呂雉,所以,劉肥只能算是庶長子——沒有接替帝位的資格。這樣,第二個兒子、劉邦與呂雉生的劉盈(嫡長子)便當了皇帝,是為漢惠帝。漢惠帝性格仁弱,大權全部掌握在呂雉手里。呂雉在處死劉邦最心愛的戚夫人及其兒子劉如意時,讓劉盈當面看著殘忍的血腥場面,致使劉盈幾乎精神失常,七年之后便去世了。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名叫劉恒,由于劉邦生前不喜歡劉恒及其母親薄姬,這可謂因禍得福,劉恒不但免于被呂雉所害,還繼位成了漢文帝。五兒子劉恢、六兒子劉友,娶的都是呂雉安排的呂氏女子,一個個被呂氏拿捏得畢恭畢敬,毫無自由。劉恢因愛自己的妃子不成,殉情自殺;劉友被告“莫須有”謀反,活活餓死。也就是說,劉邦8個兒子,最后剩下的就是漢文帝劉恒和淮南王劉長。在性格寬仁內斂的漢文帝面前,弟弟劉長顯得格外驕橫跋扈,以致無法無天得寸進尺,最后斷送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漢初主要諸侯王。
高祖“一夜情”的種子
高祖八年(前199),劉邦向東北發兵討伐韓信,途經趙國,趙王張敖盛情接待。說起來,趙王張敖是劉邦的女婿。這個女婿,對岳丈的稟性十分了解,當晚,他安排宮中美人趙姬陪侍。一夜之后,劉邦離去,但趙姬卻懷上了劉邦的種子。張敖知道這件事后,不敢再接近趙姬,而是另辟居所,讓趙姬獨處。
次年,趙國國相等準備謀殺劉邦,事發后被朝廷追責,張敖自然也逃不了主管之責。張敖的母親、兄弟、嬪妃等全部被囚禁,趙姬當然也不例外。至此,趙姬就向獄卒透露:“我曾受陛下寵幸,現在已有身孕。”獄卒覺得這是一件大事,不敢含糊,就趕緊向劉邦報告。劉邦對張敖及其部下的冒失行為正在氣頭上,就沒有理會。趙姬的弟弟又找到辟陽侯審食其,委托他向呂后(呂雉)說情,想打通呂后這一關,讓劉邦開恩。呂后聽說這件事后,心生嫉妒,根本就不告知劉邦。審食其也沒有作進一步努力。
趙姬含垢忍辱,在獄中生下劉長后便自殺了。獄卒將劉長送到劉邦面前時,劉邦心生后悔,就令呂后收養了劉長。劉邦滅了英布之后,立劉長為淮南王。其實,這時的劉長才兩歲。劉長因為被呂后收養,所以在呂后對劉邦幾個兒子大開殺戒時,劉長得以安然無恙。
為母報仇公然殺人
到漢文帝即位時(前180),劉長已經是18歲的小伙子了。劉長生來力氣大,據說能獨立扛鼎。他對母親趙姬的遭際,一直耿耿于懷,滿腔悲憤的怒火,終于潑向審食其。
漢文帝三年(前177),劉長自六安來到長安。這時,劉邦的兒子只剩下他和哥哥漢文帝劉恒。漢文帝念及手足之情,對這個弟弟也十分寵溺,有人屢次告發這個弟弟為非作歹,均被赦免。此次來京,劉長跟隨哥哥同乘一輛車,出入宮殿,還一起出外打獵,直接稱呼“大兄”,無異于今人直呼“老哥”,全然不顧君臣身份,漢文帝劉恒也不介意。
隨后,他想起了辟陽侯審食其——這個當年在保護劉長母親問題上“沒有作進一步努力”的人。劉長帶著隨從魏敬,找到審食其府上,請求見面。審食其早已知道皇上這位老弟是當今的風云人物,不敢怠慢,開門迎接。孰料,劉長的“見面禮”是藏在衣袖中一只大鐵錘!漢人衣袖寬大,別說藏一只鐵錘,即便藏兩只,也不會露出跡象的。
審食其被突如其來的一只鐵錘擊倒,魏敬跟上去就補刀,審食其當即命歸黃泉。
劉長一不做二不休,轉身來到皇宮,對“大兄”說:“我把審食其殺了!審食其的罪名有三:一是當年趙國張敖暗殺父皇的事,本來與俺娘無關,審食其完全可以在呂后面前把這件事說清楚,可是,他不說;二是三兄劉如意母子本來沒犯什么罪,呂后要處置他們,審食其也完全可以勸阻,可是,他不勸阻;三是呂后殺了很多劉家子弟,目的就是扶植呂氏勢力,奪取劉家天下,對此,審食其完全應該制止,可是,他不制止。如今,我殺了他,不單是為我母親報仇,更主要的是為劉家清除了這個危害社稷的亂臣賊子。當然,我先斬后奏,多有不當,現特來請罪!”
審食其,本是高祖劉邦的同鄉,劉邦自立為沛公時,常年在外征戰,曾將自己的父親和呂雉托付給審食其。后來,劉邦一度被項羽打敗,他擔心項羽會把他的父親和呂雉扣為人質,便到處尋找父親和呂雉的下落。事實上,審食其也帶著劉邦父親和呂雉從小道到處尋找劉邦,不料碰上了項羽的軍隊,好在后來項羽放了他們。劉邦去世后,審食其與呂后在一起謀劃了不少宮中、朝中大事,審食其也成了管理宮內大事的左丞相。其間,外界一直認為審食其成了呂后的男寵,漢文帝對此不可能不知,因此,他即位不久,就罷免了審食其左丞相的職務。審食其被劉長錘殺時,已經被免官在家了。
審食其就這樣被殺了,漢文帝沒有對劉長作任何處理。由這件事可以看出,漢文帝對淮南王劉長確實網開一面,但劉長并非見好就收,而是越受寵越驕橫,在不義的邪路上越走越遠。
劉長怒殺審食其。(劇照)
光天化日之下的“陰謀”
漢文帝六年(前174),劉長居然導演了一出謀反大劇,在今天看來,委實荒唐!
這一年,劉長24歲。他找了幾十個人,謀劃用40輛大車,在距離長安僅幾十公里的谷口縣公然起兵簒漢。漢文帝聞知此事,立即召劉長進京問話。劉長不躲不避,大大咧咧地來見“大兄”,并承認“谷口之變”是他干的。
歷朝歷代,謀反都是死罪,可漢文帝還是不忍心殺了這唯一的弟弟。怎么處置劉長呢?漢文帝召集大臣商量,大臣們異口同聲:“依法制裁,殺無赦!”漢文帝直接說:“我不忍心殺了弟弟!還是免除他死罪,廢除他淮南王爵位吧。”大臣們說:“陛下的這個弟弟,如果不殺,還是讓他離開遠一點兒好。讓他帶著家小,去蜀郡嚴道縣邛崍山郵亭(今四川滎經縣)吧。”
漢文帝同意了這個方案,并宣布沿途各縣供應劉長每天肉食5斤、酒2斗。
由于都知道劉長勇力過人,所以沿途各縣官吏不敢打開囚車封門,只隔著車柵遞食物。劉長本是皇家子弟,哪里受得了這樣的羞辱?他拒絕接食,活活餓死在囚車里。囚車行至雍縣(今陜西鳳翔),縣令發現囚車里的劉長已經死亡,立即將這一消息向漢文帝匯報。漢文帝聞訊大哭,說:“我實在拗不過大臣們的意見,本來也只是想讓這個老弟去邊疆嘗嘗苦頭就回來的,沒想到這一去再也回不來了!”于是下令將沿途沒有打開囚車封門送食的縣令、縣丞等,一律斬殺;按諸侯規格,將淮南王劉長就地葬在雍縣。
劉長死后,留下四個兒子,年紀都在四五歲(應是不同夫人所生)。漢文帝憐憫這四個侄兒,于公元前172年封劉長長子劉安為阜陵侯,次子劉勃為安陽侯,三子劉賜為陽周侯,四子劉良為東城侯。
為了避免天下人指責自己貪圖淮南王的封地而殺劉長,所以漢文帝又在公元前168年將分封在齊的劉肥孫子、城陽王劉喜,調往六安,統領淮南王故國。公元前166年,漢文帝令城陽王劉喜回到齊地。不久,因一直憐憫小弟劉長而重新將劉長的三個兒子(四子劉良已去世)封為王:阜陵侯劉安為淮南王,安陽侯劉勃為衡山王,陽周侯劉賜為廬江王。他們重新獲得父親當年的封地,三分共享。
除了劉喜短暫被封淮南王,劉安成為西漢真正意義上的第三任淮南王。 豐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