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26日,《皖北日報》刊登《合肥各界代表名單》。前一天,合肥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第一次會議開幕,市委書記李廣濤即席致辭:“各位代表先生們,來賓們:今天北平正在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共商國是,共籌建國大業(yè)。我們合肥第一屆各界代表大會也隆重開幕,也就是我們合肥的小政協(xié)會議,我們與會代表應(yīng)該先為全國新政協(xié)的成立而祝賀,特別是為這次全會不久就要給我們產(chǎn)生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祝賀!”會場上響起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
在合肥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國旗決議案后,《皖北日報》社社長王維把新華社通稿拿給20歲的美編黎佳看,問能不能根據(jù)文字要領(lǐng)繪出準確的國旗圖樣。黎佳經(jīng)過仔細閱讀覺得有把握繪好,便答復(fù)“保證百分之百完成任務(wù),繪出紅底五星旗”。他先用鉛筆打格子完成坐標圖,再按比例繪出大小五星并著色。經(jīng)調(diào)撥特種紙張印成合肥第一面五星紅旗。報紙印刷步驟是先套印黃色,再加印紅滿色,中間以“露白”形式顯出黃色五星。1949年10月4日《皖北日報》在報眼位置刊出“本報啟事:本報今日隨報附送道林紙精印國旗一面,不另收費,請讀者注意”。
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次日,皖北行署、合肥市政府、駐肥警衛(wèi)團和合肥商會等都及時召開座談會以示慶賀。市人民文化館的白葦把新中國成立的電訊稿抄到門前的黑板報上。全市性慶祝大會因連天陰雨推遲到10月7日在步校操場(今市體育場)舉行。合肥一中學(xué)生龔藝嵐(后《安徽日報》美編)指揮30把口琴吹前奏曲,臺上臺下齊唱代國歌。
翌日《皖北日報》標題:《紅旗如潮鑼鼓喧天,合市三萬人空前盛會》,內(nèi)有晚上提燈游行“由后大街往東再折向前大街往西,直到三孝口,形成狂歡的游動的亮的長龍”。其中新潮的飛機燈、坦克燈、高射炮燈、拖拉機燈和傳統(tǒng)的鬧花船、打蓮湘及秧歌隊、腰鼓隊沿途表演,熱鬧非凡。
特別補充說明的是,黎佳的女兒是劇作家侯露,新時期她寫出《風(fēng)馳瑤崗》《曉天歌行》等紅色題材劇本,登上省城舞臺。曾上過陜北公學(xué)、延安“魯藝”的周蕪(后為安師大教授)于共和國誕生前夕在合肥第一個繪出毛主席彩色大幅畫像。
蕭龍士60歲作《皆大歡喜》。
在皖北
1945年底國民政府將安徽省會遷到合肥。1949年初皖北解放后,鑒于皖南尚未解放,暫不建省,4月先設(shè)皖北行署區(qū),駐合肥,轄合肥市、蚌埠市、淮南礦區(qū),分設(shè)巢湖、滁縣、安慶、六安、阜陽、宿縣6專區(qū),共轄48縣和三河、安慶、界首、阜城、亳城、宿城6專轄市。
1949年10月上旬,皖北各市縣分別舉行了慶祝新中國成立大會。蚌埠市位于津浦線上,是當(dāng)時安徽最大的城市。10月2日,蚌埠各界10萬人集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廬江的慶祝會在縣城體育場舉行。巢縣(今巢湖市)的慶祝會在當(dāng)時的縣城柘皋鎮(zhèn)舉行。
阜陽專員公署轄阜陽、太和、亳縣、渦陽、蒙城、潁上、阜南、臨泉、鳳臺9縣和3專轄市。10月1日,阜陽軍分區(qū)軍政干校學(xué)員齊聚老城中衢的鼓樓,留下珍貴的合影。鼓樓曾在抗戰(zhàn)中遭日軍飛機兩次轟炸,僅留約三丈高的墩臺和幽深的門洞,但此時已經(jīng)被翠柏和紙花扎制成彩門,裝點得喜氣洋洋?!皯c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橫幅置于門洞上方,高懸的毛主席大幅畫像,經(jīng)考證為知名畫家李伯英繪制。
10月6日上午,阜陽城舉行2萬人的慶祝大會。晚上,人們提著各式彩燈,行進在大街小巷。慶?;顒映掷m(xù)了三天,人們沉浸在翻身當(dāng)家做主人的喜悅氣氛中。
10月3日上午,亳縣和亳州市萬余軍民齊集老衙門的體育場(今州后街路南),隆重舉行“亳縣軍民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會”。參加大會的群眾手持花束,一隊隊通過主席臺。會后,干部群眾高呼口號,載歌載舞,沿城關(guān)主要街道游行。
有位叫張慶安的老人回憶:六安慶祝新中國成立集會當(dāng)天“雞叫頭遍”時,18歲的他約上玩伴三伢子、二狗子從棗樹林經(jīng)王集、新安集進城“看熱鬧”。過淠河擠不上渡船,便跳上順流而下的竹排,在下龍爪上到對岸,跑了40里路。三人一路來到北門下洼進了城門以后,只見六安城里人流如潮,人聲鼎沸。慶祝大會已散,許多解放軍戰(zhàn)士手握鋼槍站在街道兩旁維持秩序。三人于是選擇一個高處觀看“長龍般的游行隊伍”。走在最前面的是六安專員公署干部,打著橫幅標語抬著毛主席畫像,后面緊跟著政府機關(guān)和學(xué)校的一個個方陣?!八麄?nèi)巳耸帜弥堊龅男〖t旗,邊走邊揮舞,邊跳秧歌舞,鑼鼓聲、鞭炮聲匯聚在一起,熱鬧非凡。踩高蹺的、舞獅子的,動作夸張,激情四溢,令人眼花繚亂。”
皖北軍區(qū)腰鼓隊現(xiàn)場表演。
在皖南
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軍發(fā)起渡江戰(zhàn)役,皖南迅速解放,國民黨安徽省政權(quán)就此瓦解。5月7日在徽州屯溪市(今黃山市屯溪區(qū))設(shè)立皖南行署區(qū),同年7月行署黨政機關(guān)遷到蕪湖市。1951年12月9日皖南行署遷到合肥市,與皖北行署合署辦公。1952年8月7日,皖北、皖南行署合并成立新的安徽省,省會駐合肥。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皖南行署區(qū)直轄蕪湖市,分設(shè)蕪當(dāng)、池州、宣城、徽州4專區(qū),共轄22縣和當(dāng)涂、大通、宣城、屯溪4專轄市。10月上旬,皖南各市縣分別舉行了慶祝新中國成立大會。
10月3日,皖南行政公署在蕪湖市召開萬人大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蕪湖眾多學(xué)校組織參加?,F(xiàn)存的一張老照片顯示,萃文中學(xué)師生出校門參加集會游行。
萃文中學(xué)師生出校門參加集會游行
績溪全縣沉浸在歡慶新中國成立的濃厚氛圍中,又收到本縣干部邵盛祿、胡斌目睹新中國成立的喜訊。1949年8月他倆由皖南行署區(qū)黨委推薦,赴暫設(shè)在河北良鄉(xiāng)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團校第二期培訓(xùn)班學(xué)習(xí)。中央團校1200名學(xué)員9月底被通知進京參加開國大典,組成方隊集中在天安門華表前,來自淮南礦區(qū)的學(xué)員李屏垣也在其中,王蒙是腰鼓隊隊員。團校隨后遷到北京,1950年4月20日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第二期畢業(yè)典禮。
七十五年一瞬間,神州是處舞蹁躚。江山移畫民為本,天地改顏黨引前。花蕊依依情款款,紅旗獵獵意拳拳。開來繼往征程遠,合力共襄錦繡篇?;仡櫚不崭鞯貞c祝新中國成立的往事,真乃三江盡染,八皖齊歡。 聞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