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武王墩楚墓墓主是“酓前”,即熊元(或熊完),也就是楚考烈王。這在今年五月中旬本報報道中即有推定,現官宣也作出肯定報道:墓中至少有10件青銅器表面鐫刻著銘文“楚王酓前”。楚國建都安徽,從楚考烈王開始到楚王負芻,一共四任國王:楚考烈王熊元是父親;楚幽王、楚哀王及負芻三人是兒子。前后時間為30年。這30年當中,楚國到底發生了哪些事呢?
武王墩楚墓墓主楚考烈王(前290-前238),自公元前263年繼位,在位一共25年。從公元前253年開始,他被迫遷都鉅陽(今安徽阜陽市太和縣);公元前241年,又被迫遷都壽春(今安徽淮南市壽縣),直到他去世,在安徽一共15年。與他打交道的秦王,第一位是秦昭襄王。
影視劇中的楚考烈王。
秦昭襄王(前325-前251),又稱秦昭王,他的母親就是羋八子(即宣太后,本報8月29日A09版有報道)。楚國宗室女、16歲的羋八子于公元前344年嫁給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25),羋八子的長子嬴稷出世。嬴稷稍長,便被送往燕國做人質。秦惠文王去世,惠文后的兒子嬴蕩繼位,即秦武王。在秦武王四年(前307)八月,因逞強舉鼎“絕臏而亡”。秦武王沒有兒子,幾個同父異母的兄弟開始爭位。羋八子則聯合自己的同母異父弟弟魏冉、秦惠文王的同父異母弟弟樗里疾等,將正在燕國充當人質的長子嬴稷召回秦國,篡位成功,嬴稷就是秦昭襄王(秦昭王)。
秦昭王于公元前306年繼位,至公元前251年去世,享年75歲,在位時間長達56年,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古代君王之一。而楚考烈王是公元前290年至公元前238年間的人,去世時53歲。他是公元前263年繼承父親楚頃襄王王位的,在位時間為25年。也即:楚考烈王繼位時,遇到的西邊對手秦昭王已經62歲。他們在楚秦兩國不同的王位上,同行了13年。秦昭王去世后,楚考烈王與秦國繼位的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打交道。他去世時,秦始皇還在位。
下面,我們分別講述楚考烈王與這四位秦國國君之間的交往和故事。
祖陵被燒,東伏于陳
楚考烈王接手的攤子,是秦國對楚國既打又哄的局面。鑒于國力,楚考烈王的父親楚頃襄王是很被動的。秦國當時集中兵力向東、向北,要搞定三晉(韓趙魏),希望南方的楚國不要添亂,于是對楚國一面籠絡,一面恐嚇,讓楚國不敢添亂。
比如公元前295年(楚頃襄王四年),秦國一面與三晉開戰,一面給楚國送來“粟五百石”。那么強勢的秦國,諸侯聞之膽顫,居然給楚國送來糧食,楚王之感動,自不用多說。
公元前293年(楚頃襄王六年),秦軍在伊闕(今河南洛陽龍門)大勝韓、魏聯軍,斬首24萬。此時,秦昭王給楚王來信:“楚倍(背)秦,秦且率諸侯伐楚,爭一旦之命。愿王之飭士卒,得一樂戰?!毙蝿輨Π五髲垼饨晦o令卻異常委婉:說楚國背叛秦國,秦國將率領諸侯來攻打楚國,決一勝負;也希望您楚王整頓好軍隊,能與秦國痛快地打一仗!
楚頃襄王嚇壞了,趕緊表示愿意和好。次年,楚頃襄王被迫迎娶秦國女子,兩國結為親家。
秦國攻打三晉的戰爭如火如荼,這給楚國帶來修整、發展的機遇。楚國有的大臣建議楚頃襄王憑借“帶甲百萬”,不必“坐而受困”,完全可以“踴躍中原”。可是,還沒等楚國行動,秦軍便來了個先下手為強,從西邊“浮江而下”,一舉攻占楚國的黔中郡(今湘西、黔東南一帶)。尤其在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把火燒了楚王祖陵,將楚軍打散,楚頃襄王向東北逃亡,丟了郢都,暫避于陳(今河南信陽)。
郢都,自楚文王元年(前689)建都,至此410余年,終于在楚考烈王父親的手中丟了,并從此開始“東伏于陳”。這時,楚國出現了一位對楚考烈王執政產生重大影響的人物——黃歇,也就是后來的春申君。
黃歇(?-前238),黃國之后。黃國被楚國滅亡之后,歸附于楚,黃歇得到楚頃襄王的重用。楚頃襄王認為黃歇善于辯論,便派他出使秦國。黃歇向秦昭王建議,伐楚不如善楚;秦國之敵,是秦國的鄰居(三晉),而楚國可以成為秦國的外援;對于這些遠一點的“外援”之國,秦國取齊之西地,讓燕與趙、齊與楚各自斷裂,只要秦國稍強,則“四國不待痛而服”。
秦昭王然之,停止攻楚。秦國后來采用丞相范雎“遠交近攻”的策略,與黃歇的這一建議可謂如出一轍。也就是說,黃歇的游說,實際上對楚國的后來發展非常不利。為了獲得暫時的安穩,楚國對秦國必須表示足夠的友好,秦國才敢于并愿意“善楚”。這樣,在公元前272年(楚頃襄王二十七年),黃歇便帶著楚國太子——武王墩楚墓墓主熊完(也叫熊元)來到秦國做人質。熊完在這里,一待就是十年。
影視劇中的黃歇(春申君)。
人質逃跑,回國成王
公元前263年,楚國來使者報告:楚頃襄王病重。
熊完想回國,秦國不同意。黃歇非常著急,他找到秦昭王身邊的紅人、丞相范雎,說:“秦國決定著楚太子的命運。如果讓楚太子回國,繼承王位了,秦國將多一個朋友,他將來必定會感謝秦國,也會感恩您的關照。如果不讓他回國,將他控制在咸陽,他無非就是咸陽的一名普通布衣,這對秦國有價值嗎?再說,楚太子不回國,楚國勢必另選王位繼承人,這位新的繼承人會感謝秦國嗎?”范雎聽了,深以為然,便轉告秦昭王。
秦昭王則不全部同意這種看法,他說可以讓黃歇先回楚國看看,然后再決定是否讓楚太子回國。黃歇知道,楚頃襄王的病情等不了這樣的來回折騰,于是再生一計:讓熊完打扮成使者的車夫,隨使者回國;自己留下,處理后事,并向熊完表示:“以死當之!”大不了自己消失。
熊完成了使者的車夫。黃歇則突然“生病”了,估計使者的車輛已經出關,黃歇才爬起來,拉著秦丞相范雎,直接向秦昭王報告:“楚太子已經回國?!鼻卣淹醮笈?,立即命令黃歇自決!在這關鍵時刻,范雎走上前,與秦昭王耳語道:“作為人臣,黃歇舍命為主,這是好品質。如今,楚太子已經走了,如果繼位為王,將來一準會重用黃歇。我們不如放了黃歇,讓他也回楚國。將來,他肯定會感激、親近秦國的。殺了黃歇,就是結仇于楚國?!?/p>
就這樣,黃歇真的被放歸楚國。
當年秋,楚頃襄王病逝,熊完繼位,成為楚考烈王。黃歇被任命為令尹,封為春申君,封地在淮北,共12個縣。這時的楚國國都仍在陳。
表面親善,背后捅刀
熊完剛剛搭好班子,秦兵就來了——秦昭王要看看這個當年的人質,回國后是不是還惦記著自己對他的好。熊完為“聊表心意”,干脆將楚國的州陵(今湖北咸寧西北)獻給秦國。
秦國得知楚考烈王還念著那份情意,也就不再較真,繼續征戰三晉。實際上,三晉中的韓、魏已經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趙國,秦國與趙國大將廉頗在長平大戰三年之久。公元前259年(楚考烈王四年),秦、趙戰爭白熱化,秦軍圍困趙國都城邯鄲,趙王向楚、魏求援,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毛遂自薦”“竊符救趙”故事。這時,秦楚的親善關系已完全趨于表面化,背后干起“捅刀子”的事了。在這期間,楚國還干了一件比“捅刀子”更惡劣的事,就是趁機滅掉了魯國。
魯國是周禮之邦,為泗上十二諸侯之首,處在齊、楚、魏之間。公元前261年(楚考烈王二年),秦國得到楚國奉獻的州陵之后,便撤走軍隊。楚國則乘機東向,矛頭直指魯國,占據徐州(今山東微山東北)。這時候的楚國實力到底怎么樣呢?秦國包圍趙國邯鄲,趙國在楚、魏共同援助下,暫時解了圍,但秦國轉而攻打韓國,然后又來攻打趙國。在這種形勢下,西周君與各諸侯國合縱抗秦,仍然大敗。韓、魏早已不支;趙國元氣大傷;西周被滅;遠方的齊國與秦有“遠交近攻”的約定。就在東方各國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楚考烈王采納春申君的建議,一舉占據魯國,只能說此時的楚國實力比弱小的魯國強大。
秦國收拾三晉的步伐穩健推進,國界很快與楚國西北接上了,兵鋒已近楚都陳。公元前253年(楚考烈王十年),為了躲避秦兵鋒芒,春申君建議楚考烈王往內地退讓,遷都鉅陽(今安徽阜陽市太和縣)。
從這一年開始,楚都正式進入安徽境。
豐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