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胡遲:做非遺是與時間賽跑

迄今為止從事非遺研究14年,稱胡遲是“安徽非遺保護工作第一人”毫不為過。9日下午,作家、非遺研究專家胡遲做客徽派,聊起了自己的“非遺情緣”。“做非遺是與時間賽跑,抓住最后的碎片,拼圖一樣,慢慢拼成它最鼎盛候的樣子。”

QQ圖片20190110110746_meitu_1

胡遲

緣起:冥冥中的安排

主持人:是什么樣的因緣際會讓你一頭扎進非遺的領域?

胡遲:2005年,我替領導到北京開會,去了才知道是非遺培訓班。種種原因導致,當時安徽只有我一個人留在那。當時我在文化館工作,只是寫寫散文,搞搞美術評論,對于安徽省的民間文化資源并不了解。培訓班結束各省開始啟動非遺申報。因為只有我接受了培訓,就硬著頭皮跟全省的非遺科長講課,非遺是什么,申報書怎么寫,這些年一直在做這個事,做著做著覺得這里面奧妙無窮,慢慢喜歡了,然后就從文學圈和美術圈消失了。文學圈和美術圈的朋友當時奇怪我為何選擇了這個領域,如今很多文學界、美術界朋友也加入進來了,挺好玩的,殊途同歸。

主持人:又是什么吸引你十幾年堅持做非遺這件事?

胡遲:2004年,綠色文學社,是個女子文學社,我們搞了個老莊筆會。一群女子在探討,今年搞老莊筆會,明年搞什么?我就說,小時候見到的一些老手藝現在都見不著了,可以到一些鄉鎮去轉轉,看看老手藝人,影像記錄下來,文字寫出來,出本書叫《流逝的手藝》,大家一拍即合,懷舊是文學永恒的主題,說要做這個事的時候,完全抱著緬懷它的心情。當時大家都有工作,沒有經費也沒有線索,覺得困難重重就擱置下來了。緊接著2005年,去北京開會,開始非遺保護工作,像是冥冥中的安排一樣,想做一件事,事情就來了。

主持人:堅守這么多年的意義和收獲是什么?

胡遲:首先是一種使命感。當年給我們上課的老先生有幾個都已經去世了,民俗專家激情洋溢的講田野調查,說傳統破碎了怎么辦,都市里找不回來,咱們從鄉野里找,會突然涌起崇高的感覺,那時候就覺得傳統需要我們這代人負責把它往回找。安徽申報非遺,徽劇、青陽腔、岳西高腔,當涂民歌、宣紙制作技藝,徽墨制作技藝,歙硯制作技藝,界首彩陶制作技藝……申報書過來了,都是我先看。安徽原來有那么多好東西我都不知道,越到后頭接觸的東西越多,原來民間蘊藏這么多寶藏。當時很多手藝都很瀕危。比如界首彩陶,廠解散了,工人也散了,非遺來了,彩陶藝人振奮起來,又開始工作和探索,這幾年做的非常好。我見證了非遺這些年的發展,做這件事的意義是,不知道能找回來多少,全部找回來不可能,有些可能還是消亡了,但通過做這個事情找回來一些好東西,改變了一些人特別是民間藝人的命運,使他們生活變得美好,這里面就有一種成就感。有時會陷在這種感覺里無法自拔,也就越做越有勁了。

定義:非遺是技藝和記憶

QQ圖片20190110101328_meitu_5

當天徽派訪談在郭因先生的家中舉行

主持人:包括到現在,大眾對非遺概念的接受都比較模糊,怎么定義和解釋非遺?

胡遲:非遺是很多人覺得很生硬的詞,國外直譯過來的,日本叫“無形文化財”,日本韓國比我們做的早,中國真正開始做是2003年,那時候在北京,文化部層面,中國藝術研究院的田青老師他們在做,古琴、昆曲申報入選了,中國加入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然后國務院出臺18號文件,非遺保護運動在全國鋪開,過了十幾年,非遺越來越熱,但大家說起非遺,概念還是有點亂。比如說很多東西是非遺,其實是非遺產品。所有物質的東西不能叫非遺,旗袍本身不是,六安瓜片不是,制作旗袍、制作六安瓜片的技藝是非遺。百度“非遺”的概念很冗長,我每次跟人說,就記住兩個詞就行:技藝和記憶。非遺十大類,有民俗啊,傳統音樂、傳統戲劇、民間文學啊,很多,它們構成了傳統文化空間,有些東西隨著時代慢慢破碎了,那些流傳在故事里或者文獻里的文化形態已經找不著了,現在我們憑著承載在人身上的記憶和技藝試著復原,讓今天的人看到并融入生活。

主持人:非遺保護工作是要做什么呢?

胡遲:如果老一輩看到的傳統是慢慢殘缺的傳統的話,那我們看到的傳統其實已經是破碎的傳統。做非遺是與時間賽跑,抓住它最后的碎片,迅速地溯源,然后接著把這些碎片像拼圖一樣,慢慢拼,看能不能把它拼成最鼎盛時候的樣子,我們要保護它最鼎盛時期的那個精華,所以我有時候挺心疼這些傳承人,我們把幾代人要做的事情都放在他們一代人的身上要完成,首先要把碎片撿起來,然后要拼,要傳,要發展,非遺工作者和傳承人都是非常疲憊的,一直在跟時間賽跑,緊鑼密鼓的做這件事情。

實踐:摸著石頭過河

QQ圖片20190110101659_meitu_4

《流逝的鄉土》

主持人:看你寫的安徽非遺個案田野筆記,你是帶著什么問題闖進去的?

胡遲:2011年開始做搶救性記錄,首先進行田野采錄,制作宣傳片,約了很多人寫腳本,帶著好幾個小分隊下去,我們部門都是女孩子,專業是民俗、音樂、戲劇,這幾個應該來說是田野采錄里最苦的。記得青陽廟會我們去采錄的時候,鞭炮放的噼里啪啦,真的是鞭炮能炸到臉上來。沒辦法,我們還得拿個小DV在硝煙中拍,感覺像戰地記者。為什么這些人會信仰這些東西,年輕人和老年人真正的感受與觀念是什么,包括民間信仰,社會學,心理學的各種問題。有些問題當時有答案,有些問題到現在都沒有答案。我寫田野筆記的時候,有答案就寫上去,沒有答案就讓呈現大于表達,這樣留下一些出口,給后面的人再進行深度挖掘。

主持人:這些年走入鄉土,會有什么樣的困惑,會有無力感的時候嗎?

胡遲:心中的鄉土是詩意的鄉土,但見到真實的鄉土,遠比想象的復雜,進行一樁事情的時候有很多阻力,它的政治生態,經濟生態,包括人口的狀況,可能都沒有辦法復原你理想中這個項目的狀態。比如去采錄巢湖民歌的時候,想象中這個歌手在鄉村里肯定特別受歡迎,我們只要給他提供一個平臺就行了。等下去的時候會發現,找不見人,我們當時迷路了,茫然四顧找不到一個人問路。鄉村現在是空心鄉村,大部分時間青壯年都不在鄉村,只有老人和孩子,送戲下鄉的地方,演員會比觀眾多,沒有多少人來看,鄉村失去了受眾群,很多傳統表演藝術在鄉村里頭慢慢湮滅了,很多年輕人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當年進人民大會堂的歌手,鄉親們都不記得了,鄉土是荒蕪的。

我們的保護就是把項目帶到城市里來進行展演,鄉村的民眾對這個東西領略的機會反而少。非遺應該強調社區認可度,強調在一個區域里,當地人特別喜歡這個項目,愿意去保護它,但是沒有錢,所以向政府申報,政府組織專家論證,覺得確實有價值,當地人確實希望它存續下來,那么就給你們資金,讓你們這個群體把它保存下來。我們現在的保護工作不是自下而上,而是自上而下的,好處是迅速搶救了一批項目,但是在保護的路途上非常艱難。講是十大類,其實不止,手工藝類就有很多種,這么多的東西用一種保護辦法不能引向正途,這些年,國家想了很多辦法,傳統表演藝術給它創作和復排基金,振興手工藝搞工藝站,讓設計師和傳承人結合起來,走入生活。還有研培計劃,傳承人進高校,跟高校老師切磋,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類似種種,這些途徑有利有弊,都屬于探索階段。

其實非遺保護這些年走得太急,走的太急很可能會丟掉本質的東西。比如近些年提創新,創新沒錯,創新也是必然的,比如梅蘭芳,他的京劇也是對傳統京劇的創新,但他是在600個折子戲的基礎上搞創新,傳統的東西他已經摸熟摸透了,他的創新是有根的。我們就十幾年,又要求挖掘整理,又要求復原,又要求傳承,又要求創新,我們把所有的任務都加在了一代人身上,時間成本沒有花夠,很多傳承人會迷茫,到底怎么走,是老老實實把傳統的東西研究透,還是急急忙忙地去跟市場銜接,看現代人喜歡什么樣的東西來趕緊生產。這種節奏,可能把傳承人應該沉下心來做的東西給耽誤掉了。到底怎么解決,在輸血和造血中怎么掌握好分寸很重要。非遺保護是對傳統文化的救死扶傷,我們把醫院建好了,很多項目要搶救,但每種病都不一樣,需要對癥下藥。我們特別急,一個藥方想治所有病,這容易誤診。分門別類,分類指導,讓這些項目在它符合規律順其自然地發展,這塊是我們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主持人:我們需要對非遺的現狀有更深的了解……

胡遲:是的。當然,如果按照規律性科學性走的話,時間成本、資金成本,怎么平衡確實難,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們是實踐走在理論前面,一邊走一邊探索,非遺真正的學科沒有建立起來。72個國家級項目,省級幾百個項目,那么多項目,我們只是間歇接觸一下,只是表面了解,真正深入技術層面,只有那個領域的人才知道。非遺保護是需要一群人來做的,個人做不了非遺專家,應該組建專家團隊,跨界合作的。比如我們現在進行的傳承人記錄工程,就吸納了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共同做這件事,比起非遺保護早期的記錄成果,就會顯得更規范,更詳盡,更逼近核心,也更有價值了。

故事:老藝人令我感懷

QQ圖片20190110101826_meitu_3

父親郭因鼓勵胡遲將非遺保護進行到底

主持人:田野里發生的那些把你留下來的故事跟我們分享一下吧

胡遲:我現在接觸的中青年傳承人身上的悲情色彩會少些,早些年跟一些老藝人接觸,他們真是讓我感懷。他們在漫長歲月中守住的那些,無關功利,真的完全是出于熱愛。采錄花鼓燈老藝人陳敬芝,80幾歲,住在一個小房子,去他家,要他唱四句推子,他張口就唱,問他扇花絹花有哪些花式,他很認真跟你說,很愿意教你,很急迫地想把自己的東西留下來。后來發傳承人經費,我們去督導,問他有沒有收到,他說收到啦,但我不需要這個錢,給我送點娃來就好了。老先生真正在意的,是想留下自己的技藝,是想把他視若生命的東西傳下來。看他的傳記、歷史、回憶錄,發現他這一輩子都傾注在花鼓燈上了,不瘋魔不成活,什么困苦的生活都攔不住他對花鼓燈的熱愛。這些人,這些事,是田野里最有吸引力的,我希望能感受一下我們在外面看不到,他們卻樂在其中的東西。

主持人:有激勵你繼續做非遺的故事和人物嗎?

胡遲:很多傳承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是很落魄的狀態,覺得你很高高在上,他們是弱勢的姿態。這幾年我眼看著他們一點點把頭抬起來了,跟你說話的時候眼睛敢看你了,后來就神采飛揚滔滔不絕了。我覺得很神奇,我們做的工作竟不知不覺改變了一個人的狀態,使他對整個生活有把控力了,因此有了文化自信。很多民間藝術以前在邊緣,不受待見,一個花鼓燈老藝人,家里困難,他只會跳舞不會干農活,一直被家里人嫌棄。他被評為傳承人后,我們去訪談,浩浩蕩蕩一大群人,錄了一段視頻。我們走后,當地政府請他去花鼓燈學校去教課,解決了一部分生計。家里人也轉變了態度。因為開展了這項工作,為他掙得了一個有尊嚴的晚年,我們心里還是有所欣慰的。我們只是完成一個工作,但是無意中就會改變一個人或者一家人的命運,就會覺得還是值得的。以前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一輩子能造福哪怕幾個人,也是值得的。能造福他人這件事,會讓你愿意留在一個雖然比較辛苦,但是覺得值得的崗位上。

QQ圖片20190110102042_meitu_2

著名美學家郭因先生為徽派送祝福

主持人:對于接下來的路你有信心嗎?

胡遲: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了,其實我現在的擔子分攤了,非遺中心招進了很多80后90后的年輕人,他們很快進入角色,很多人可以擔綱一線工作了,現在前采帶他們跑田野,大致框架走一走,接下來的工作他們都能夠順理成章完成。年輕人成長得比我們想象中快得多,只要給他們平臺,他們會做更多的事。

陳逸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李燕然 蔣楠楠/文 王從啟 張麗梅/圖

QQ圖片20181116105159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川县| 望都县| 鄂尔多斯市| 门头沟区| 永善县| 鹤峰县| 纳雍县| 武安市| 苍溪县| 柏乡县| 丰台区| 曲沃县| 宝山区| 凉山| 山西省| 潞城市| 绥中县| 灵丘县| 陆良县| 北安市| 石渠县| 开化县| 昂仁县| 特克斯县| 章丘市| 弥渡县| 清水河县| 九江县| 南澳县| 惠来县| 桂东县| 安宁市| 汕头市| 赤壁市| 定远县| 贵溪市| 宕昌县| 花垣县| 景东| 峨眉山市| 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