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6月11日,在2025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分論壇上,知名主播、“與輝同行”負責人董宇輝分享了他從一名高中英語教師轉型為互聯網主播的心路歷程,并講述了如何通過直播帶貨、文化推廣和助農行動踐行社會責任。
董宇輝在中國網絡文明大會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分論壇上分享心路歷程。
“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陜齊吼秦腔。”董宇輝以一句陜西民謠開場,講述了自己在關中平原的成長經歷。“我出生在陜西關中平原的一個村莊,這一片由黃河渭河經年累月沖擊形成的平原上發生了很多的故事,對我形成了強大的影響,他們構成了我對于生命、對于價值,對于是非、對于善惡最早的那些理解和判斷。”
2022年夏天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董宇輝從一個當了七八年的高中英語老師,突然轉身成為了一名互聯網主播,“人生也是一夜之間發生了巨大變化。再后來,我就從網上學習到了很多的新的知識,結交了很多新的朋友。”
三年以來,董宇輝做了很多有價值的事情。“比如去年8月初我們去了新疆,景色非常壯遠,農產品也非常豐富,同時了解了很多的非遺文化,推銷了很多的特色產品。”香港之行也讓董宇輝印象深刻。“以前我沒去過香港,只知道是一個超級大都市。去了以后,霍先生帶我去他小時候生活的小漁村,告訴我說早上在這排隊買魚。我第一次看到的一個國際化的金融大都市,也會有人間煙火的一面。”
董宇輝說,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我們還多次去過田間地頭,助力應季的農產品銷售,把鏡頭對準土地、思想、好物等等,做出了很多嘗試。”他說,這其中的每一次嘗試,都在詮釋互聯網帶給人們生活的意義。未來,他會繼續當好網絡主播,用自己的努力,讓互聯網惠及更多百姓,也為文明上網貢獻力量。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姚一鳴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