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2025年高考已進入倒計時。設立“110”高考席位,強化交通管理疏導,協助環保部門“消聲降噪”……6月5日,記者采訪了解到,合肥市公安機關提早部署、周密安排,推出護航高考16項舉措,按照“一點一策”的標準,提前制定預案,為廣大考生創造安全、穩定、安靜的社會治安環境,確保高考安全、有序開展。
構建嚴密巡防體系
成立高考安保工作指揮部,提前謀劃、制定下發安保工作實施方案。全市60個考點均建立分縣(市)局領導現場指揮安保機制,按照“一考點一方案一預案”的標準,牽頭組織執勤警力、義警、保安、志愿者和街道社區工作人員等安保力量,采取定點值守、巡邏防控、視頻巡查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考點周邊巡邏密度和頻次,嚴密考點安全防護圈。
設立“110”高考席位
設立“110”高考席位,提升涉考警情的處置級別,快速穩妥處置涉考報警求助,做好高考安保工作警力協調調度,確保每一起涉考報警求助能夠得到及時高效處置。
開通綠色辦證通道
高考考生身份證到期或者丟失的,可攜帶戶口簿、社保卡等證件,就近前往合肥市和各縣(市)區政務服務中心公安綜合窗口和保留公安政務服務窗口的派出所辦理,不受戶籍所在地限制,公安機關將優先受理,優先審核簽發,第一時間制證。
對急需使用證件的安徽省內戶籍考生,啟動“立等可取”快速辦理臨時居民身份證機制。考生可就近選擇合肥市和各縣(市)區政務服務中心公安綜合窗口和保留公安政務服務窗口的派出所申請,當場領證,無需等待。
開展安全隱患排查
組織開展集中清查行動,對考點周邊交通環境、治安狀況等進行安全隱患排查,確保考點及考生集中活動區域的安全。在考試期間,安排警力進駐涉考賓館,開展安全宣傳、考生服務、治安檢查等工作。
配強校園安防力量
會同教育部門對各考點逐一進行檢查、培訓和演練,指導學校配齊配強安防設施,配合校方提前對接各考點智能安檢門區域,防止考點門口發生擁堵。
嚴查涉考作弊行為
協同網信、市場監管等部門對校園周邊、通訊電子市場和電商平臺開展整治清理,依法查處涉嫌銷售考試作弊器材違法違規行為;會同無線電管理部門加強考點周邊異常信號監測,依法嚴懲涉考違法犯罪。
清理整治有害信息
持續開展24小時監測預警,督促互聯網企業落實主體責任,聯合網信、市場監管、工信等部門加強線索摸排、網上有害信息處置;嚴厲打擊通過網絡技術手段侵犯考生個人信息、攻擊考試網站、對考生家長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
治理違規違法行為
配合市場監管部門、教育部門加強對社會培訓機構和個人開展考試招生培訓咨詢的規范治理,嚴厲打擊涉及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組織或參與考試作弊、干擾破壞考試招生秩序等違規違法行為。
開展禁噪護考行動
協助市環保部門開展禁噪行動,主動對接轄區城管、社居委、物業等部門,加大對考生入住賓館周邊、住宅小區夜間巡邏,高考期間勸導、制止廣場舞,避免因廣場舞等生活噪音對高考造成影響。
6月8日15:00至15:30外語聽力期間,交警部門將通過交通信號對駛入考點周邊路段的交通流進行管控,“消聲降噪”為考生營造安心考試環境。
強化交通管理疏導
結合考點周邊道路實際情況,在兼顧保障社會交通的基礎上,適時采取臨時封閉、單向通行等措施,加快送考、接考車輛的通行疏散速度,保障考點及周邊道路正常有序通行。
最大限度為考生提供交通保障,考試期間,如果送考車輛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實行“先考試后處理”的原則,即取證后先予放行,待送考結束后再進行處理。機動車發生車損事故,可以先拍攝事故現場照片或者視頻,雙方互留聯系方式,快速撤離現場,送考結束后再進行處理。
整治飆車“炸街”行為
以交通噪音為整治重點,針對隨意鳴笛、非法改裝車輛“炸街”擾民等交通違法行為開展攻堅整治行動。
優化應急援助服務
最大限度為考生提供交通保障,會同相關部門協調劃定接送考生車輛以及附近商場、單位停車場等停車區域。安排鐵騎應急力量,遇到未攜帶準考證、跑錯考點等特殊緊急情況,第一時間響應,做好緊急護送等服務保障工作。
維護考點良好秩序
考試期間,在每個考點設立臨時勤務點,配備遮陽傘、礦泉水等物品。配備足夠警力,加強秩序維護,及時勸導陪考、送考家長不在場外聚集。考試期間加強考點及周邊巡查,及時妥善處理考生和老師報警求助。
發布交通預警提示
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及“合肥警方”新媒體,及時發布路況信息、出行預警提示及考場周邊臨時交通管制措施,引導考生、家長合理安排出行時間,送考車輛有序出行。
分時分類開展安全宣傳
每個考點設置1個公安宣傳點,分時分類開展文明交通安全出行、防范新型電信網絡詐騙、夏季防溺水等安全知識宣傳,提升廣大考生和家長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
防范災害惡劣天氣
主動對接氣象、應急等部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針對高考期間可能出現的強降雨天氣,提前做好災害風險影響研判,制定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準備,確保考試安全。
合肥警方溫馨提醒:考試期間,請廣大市民主動為考生提供安靜的考試、休息環境,廣大考生和家長如需要公安機關幫助,請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通訊員 合公新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