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以前要帶著病理切片跑幾家大醫院,現在手機上就能請上海、浙江的專家看病理!”近日,在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病理科,剛拿到病理報告的李女士激動地說。作為疾病的“終極審判”,以往,很多腫瘤患者為了獲得更權威的病理診斷往往需要“千里奔波”。而如今,醫學診斷的“金標準”可以通過遠程找到頂尖專家會診,困擾患者的跨地域病理會診難題迎刃而解。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的遠程病理診斷平臺目前已聯通國內數十家頂尖醫療機構的專家團隊,開啟了病理信息云端共享、知名專家遠程會診的診療新模式。
數字病理切片最高可放大400倍查看
取材、脫水、包埋、切片、染色、診斷......一份病理報告的出具往往要經過若干流程。而由于病理檢查借助顯微鏡對病變組織的細胞形態、結構排列進行直接觀察,同時可實施基因檢測技術,進而對疾病做出權威性診斷,常被視為疾病的“終極審判”,為臨床醫生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但同時,對于一些疑難的病理切片,尤其是難以診斷的腫瘤病理,如淋巴瘤、軟組織肉瘤的診斷和分型都比較具有挑戰性,為了獲得更權威的診斷,患者往往需借調病理切片,再轉到外院掛號就診。
“為此,我們建立了標準化數字病理系統,直接在線上申請病理專家會診,打破時空限制,避免患者因‘千里奔波’而耽誤治療時機。”在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病理遠程會診中心,該院病理科主任醫師趙敏向記者演示了操作流程。
在患者或醫生提交申請后,制作好的病理切片經高精度掃描形成數字化圖像,通過5G加密網絡實時傳輸至專家端,最大可放大400倍進行查看。“在保證病理信息準確性的同時,通過線上平臺,最快當天、最長48小時就能出具病理診斷報告。”趙敏說。
平臺聯通數十家國內頂尖醫療機構
“我們的遠程病理會診平臺匯聚了國內各個系統比較頂級的腫瘤病理診斷專家,比如上海瑞金醫院的王朝夫教授、上海仁濟醫院的曹登峰教授等在淋巴瘤及婦產科等亞專科病理診斷方面經驗豐富。”趙敏介紹,目前,該院已聯合浙江省腫瘤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等數十家國內頂尖醫療機構,組建起由200位病理學權威專家構成的“云端智囊團”。
現在,患者只需門診掛號市二院病理科,攜帶相關病歷資料及病理切片至病理科窗口,經醫生開具電子申請后,即可啟動“一鍵會診”服務。而病理科醫生也會結合臨床專業角度為患者推薦適合的病理診斷中心。
“現在,除了院內患者,對于周邊外院有需求的患者,我們都能提供病理遠程會診服務。”據趙敏透露,下一步,該院病理遠程會診平臺還將計劃與區域內縣級醫院、社區及鄉鎮醫療機構建立協作網絡,讓優質醫療資源真正“觸手可及”。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婉馨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