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入夏后很多野果成熟,各種社交媒體上的大蜀山打野日記開始受到關注,引得不少合肥市民要去大蜀山“打野”。不過,公園提醒,網傳打野日記不一定真實,來公園采摘花果不僅違反了《合肥市大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辦法》,而且戶外活動也可能遭遇蛇蟲,并不安全。
打野,原本是競技游戲中的術語,指以野區資源為經驗和經濟獲取的主要方式。如今,不少人也用打野來表達在野外尋找采摘瓜果、野菜、蘑菇等食材的行為。因為充滿野趣,故而受到不少人追捧。
大皖新聞記者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搜索“大蜀山打野”,便能找到不少相關帖子。有些博主曬出的“打野”日記里配上了成筐的鮮紅蓬蘽或者紫到發黑的桑葚,看起來分外誘人。不少市民在下面跟帖求教具體的“打野”位置及攻略。但也有博主發帖稱,前往大蜀山打野并沒有什么收獲,反而遇到了蜱蟲,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網上傳的‘打野’成果,我們也不能確定是不是真的從大蜀山采摘到的。”合肥蜀山森林公園管理中心辦公室副主任王雪薇告訴記者,眼下公園確實有一些野果成熟,比如蓬蘽、桑葚,還有少量的覆盆子。但是由于大蜀山森林公園的樹林比較密,在林下空間,這類草本植物生長不易,數量很有限,能采摘到成筐果實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也不排除是有個別人為了炫耀而故意在網上發帖的可能性。
據介紹,公園偶爾有游客采摘花果的情況,巡邏人員遇到都會勸阻。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根據合肥市政府發布的《合肥市大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景區禁止攀折花木、采摘花果。“打野”顯然違反了這一規定。“這樣的行為會影響公園生態平衡和景觀。”王雪薇表示,而且這種行為還很不安全,因為草叢中可能存在蜱蟲叮咬等情況,也有可能遭遇蛇類等野生動物。因此,公園管理中心鄭重提醒市民,不要深入密林及深草叢處采摘野花果。
大皖新聞記者 陳麗卿
編輯 崔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