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安徽人文講壇丨詩話合肥:江淮風流第一城

大皖新聞訊  合肥,地處江淮之間,承東啟西,連南接北,舊譽為“中原之喉”。既是歷史上南北征戰之地,又是南來北往之交通要塞,同時山水秀美,古稱“山水淮西第一州”。在合肥的歷代詩篇中,既有英雄夢的抒發與歌頌,也有山水情的徜徉與流溢,還有南北之間大都會人間煙火的溫暖情愫。本期的安徽人文講壇,講席教授帶著觀眾一起詩話合肥。

講席教授

傅宇斌 南京大學文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后,香港中文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安徽師范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省高校“中國詩學話語體系建構”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兼任中國韻文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詞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李清照辛棄疾學會理事、云南省西南聯大研究會副會長。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光明日報》等重要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在商務印書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等出版《現代詞學的建立》等著作8部,獲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三等獎4次,獲“季鎮淮錢仲聯任訪秋學術獎”二等獎、中國詞學研究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英雄夢:合肥歷代詩詞中的英雄氣概

合肥在很長時期都是南北對峙的戰場,因此,歷史上不少英雄人物都在合肥這片土地演繹他們的傳奇;合肥也培養出了眾多本土的英雄人物,他們也在歷史舞臺上爭奇斗艷,留下了很多英雄事跡。

“合肥的英雄詩人分成三種情況。”傅宇斌介紹,首先是為國為民、忠貞體國之大臣,例如包拯、李天馥等。包拯留下來的詩只有一首,題目是《書端州郡齋壁》: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這是包拯任廣東肇慶知府時寫的詩。我們常說“詩品即人品”,這在包拯身上表現得相當充分。他本人剛正不阿,詩中也主張“直道”,對于貪污腐敗深表痛恨。

其次是護境安民、殺身成仁之英雄,例如余闕。余闕在《詠古》詩中表達了他自身的志向,詩云:

楊生仕州縣,謀國不謀身。一朝解印綬,歸來但長貧。茅茨上穿漏,頹垣翳綠榛。空床積風雨,蝸牛止其巾。辛苦豈足念,殺身且成仁。

詩中余闕刻畫了一個安貧樂道,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士大夫形象。這個士大夫任官時,只求國泰民安,不為自己謀求利益。因而解任以后,依然一貧如洗。

最后是胸懷天下、憂國憂民之政要,例如李天馥,為康熙時名相,早年任侍讀學士,出入宮廷。其時正是三藩之亂,戰火綿延,李天馥在禁中寫下了《感懷》一詩:

把酒閑吟祇自寬,小窗香灺意闌珊。明河未落云生淺,華露無聲月上寒。

禁地論思傷老大,塞垣烽火悵艱難。南樓舊屬平津勝,幾度臨風想治安。

從此詩中,我們可以看到李天馥憂國憂民、胸懷天下的情懷。

十五日午次下皋,是夜宿柘皋    李孝光

白馬郎君著赭袍,中興名將屬金刀。將軍快戰人猶說,道上時時問柘皋。

這是元代詩人李孝光想像南宋名將劉锜在合肥英勇破敵的風采。劉锜騎白馬,穿紅袍,腰掛金刀,指揮若定。據說劉锜在柘皋之戰的時候,面對金國的鐵騎,他提前就布置了長槍隊和板斧隊,把戰馬的腳刺斷砍翻,勢如破竹,金兵潰散逃竄。這場戰役是宋金和議前的最后一場決戰,因而名標青史。

山水情:風流淮西第一州的山水之美

元代詩人洪焱祖送友赴任合肥知縣贈詩云:“詩書河北無雙士,山水淮西第一州。”上句是稱頌友人的,不免有夸大之辭,下句是贊譽廬州的,就算言過其實,也相差不遠,反映了合肥山水在古代的出色。

合肥的山至少有十幾座都有詩人的題詠。蜀山、冶父山、浮槎山是題詠最多的。蜀山的特點是清幽,宋人彭汝礪《和張侍讀游蜀山》詩云:“日光拂拂已破卯,野色依依猶帶秋。風卷旌旗出城曲,云迎步履過林幽。欲扳懸崖訪猿鶴,更逐去鳥窮淵丘。脫灑塵埃坐清曠,靜窺萬物都蜉蝣。”蜀山比較大,詩人和友人早上5點出發,腳步輕快地走進幽靜的山林,浮云導路,攀爬巖石,坐在孤巖上之上,看猿猴騰躍,看鳥鶴高飛,清風襲面,心胸曠達,看淡生死和萬物,心無塵埃。

冶父山的特點是空寂。六安的鐘文貞寫了《從師游冶父山》絕句三首:“筍輿同去訪名山,楓葉不紅綠未斑。自把瑤琴傍溪樹,乘風一奏白云間。”“無梁殿冷石門秋,鑄劍池空水不流。苔蘚照人心自古,漫天晴雪落峰頭。”“樹里湖光一鏡開,水晶宮外有樓臺。散花不到維摩室,親捧云珠供佛來。”

浮槎山的特點是清峻。山中有佛寺、清泉、石澗,穿過浮槎山的有柘皋河,山中怪石嶙峋,千姿百態。清代合肥詩人史臺懋隱居山中,其《題所居浮槎山館壁》:“自知心跡遠,不似在凡塵。澗水移砧石,山云潤枕函。晚花憐乍坼,新竹喜重芟。安得長康手,置身在石喦。”他的隱居生活就是信步山間,看著山澗之水沖擊巖石,山上白云浮蕩,氤氳山館;山中的花雖晚猶開,翠竹長了一茬又一茬。雖然與世隔絕,而史臺懋樂在其中。末句說希望有一個畫家像顧愷之一樣,能把自己畫進山巖之間。其實也是說浮槎山的美景使自己樂而忘俗,性情已經升華到清心寡欲的境界了。

“合肥的江河湖泊比較多,又地處江南,雨水較多,因而雨中觀湖,經常有迷離之美。這種迷離的美又因為合肥的湖水毗鄰平遠的山丘,因而靜中有動,造成靈動之美。當然,每座湖又各有其特點。”傅宇斌說。

巢湖湖面浩蕩,湖中島嶼、樓臺峙立,因而有空渺之感。宋人劉攽《巢湖》詩云:“湖勢西來迥,川形百道開。中流環島嶼,傍市有樓臺。入望蒼煙合,凌虛白浪豗。興來思擊楫,慚愧濟川才。”首聯說巢湖支系眾多,登高遠眺,有百川入湖之勢;頷聯的角度變換,泛舟湖面,水擊島礁,島中樓臺聳立街市;頸聯當已登島上高樓,湖面上空云霧蒼茫,湖面波濤洶涌,畫面感強烈。從遠處看湖心,如海市蜃樓,迷離蒼渺;從湖心看遠空,則煙霧迷茫,空遠浩渺。

繡溪是合肥人更為親切的,古代也是如此。如清代詩人朱克生泛舟繡溪,寫下了一首絕句:

繡溪一水兩川分,繞郭晴波蕩縠紋。白板橋頭魂欲斷,寒鴉落日小喬墳。

繡溪,顧名思義,波紋如繡,“繡溪春漲”為廬江八景之一,此詩頗能將繡溪之美形諸筆下。

雨天的湖是迷濛憂傷的。宋代宣城詩人周紫芝寫了《將歸白湖而雨》一詩:

世間那得此閑身,恐是前生賀季真。白水窗閑頻入夢,黃梅雨細卻留人。重聽欸乃煙中曲,凈掃離騷幾上塵。但得南風送歸棹,未應幽獨解傷神。

煙火氣:合肥詩詠中的人間煙火

英雄夢的書寫在于激發人內心的宏大抱負,是一種熱血豪情;山水的觀仰與遨游則讓人離開世俗,感受醇靜與淡泊。而人生瑣碎,日常生活也不乏詩意的描寫。合肥同樣是這樣充滿煙火氣息的溫暖之城。

愛情是所有文學作品的永恒主題,在合肥歷代文人的愛情題詠中,至少有三段是感人肺腑的,分別是姜夔與合肥女子、龔鼎孳與秦淮八艷的顧橫波、沈從文與張兆和。他們的作品中最深刻癡情的是姜夔的懷人詞。如下面這首:

踏莎行  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別后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姜夔詞名很大,詞史上認為他是一代宗師。他在合肥居住了幾年,認識了一個合肥女子。但姜夔迫于生計,去蘇州依附于當時的大詩人范成大。他在合肥時與愛人經常在赤闌橋一帶約會。這段愛情隨著姜夔離開合肥就結束了,但卻是姜夔最深最久的記憶。這首詞寫他從武漢乘舟到南京,在船上夢到戀人。

合肥山水眾多,日常生活自然也有濃厚的山水氣息。如宋代詩人孫覿《雨中泊蜀山,見漁人自山半負樵入舟,鼓棹而去》詩云:“一嶂橫青靄,千漚起碧潯。行穿山半腹,坐占水中心。蹋雨松蹊滑,沖煙蓼嶼深。時來有登涉,應不系升沉。”這首詩寫合肥的漁樵合一的生活,也是孫覿的生活理想。全篇敘事,首聯寫蜀山湖山相連,頷聯寫漁人背負樵木,穿過山中,踏進舟中。頸聯補寫其山雨之中行走的小心翼翼,圖畫感很強。尾聯是議論,講孫覿羨慕漁樵登山入舟的日常生活,因為這無關事業或者仕途的升遷,悠游自在。

“合肥的詩歌當然遠不止我們所講,每個方面也都可以作豐富的拓展。通過我們的講述,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合肥并不是盛產詩人的都邑,卻是盛產好詩的城市。”傅宇斌說,山水成詩,風云成詩,人間煙火也成詩。在我們的周邊,處處都蘊含詩意。生活不僅是柴米油鹽、工作事業,還有詩和遠方。而我們的“詩和遠方”不需要遠方探求,它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心中。

大皖新聞記者 陶娜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安徽人文講壇丨4月13日詩話合肥

如果您對本場講座感興趣,可于4月13日(本周日)下午,前往省圖書館東二樓學術報告廳聽講。

安徽人文講壇丨5月11日詩話亳州

亳州是集詩城、藥都為一身的一座文化古城,芍藥風流,渦河詩情,是亳州詩話的兩大特點

安徽人文講壇 韓再芬與學子合唱《女駙馬》

3月26日下午,安徽人文講壇講席嘉賓韓再芬與安徽大學學生分享她與黃梅戲的故事。雖然講座很精彩,但顯然韓再芬自己都覺得自己說的沒有唱的好,最后更是和現場學子來了段大合唱。韓再芬表示,不論安徽的學生還是外地...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汨罗市| 绥德县| 那曲县| 蒙阴县| 宁明县| 寻乌县| 渭南市| 湘潭县| 岗巴县| 沅江市| 伊宁县| 朝阳市| 汶川县| 涡阳县| 利川市| 齐河县| 五常市| 灌南县| 白山市| 张掖市| 侯马市| 英超| 加查县| 汾阳市| 祁阳县| 盐边县| 黄大仙区| 花莲县| 麦盖提县| 延川县| 广平县| 嫩江县| 平武县| 昭觉县| 丽江市| 来宾市| 景德镇市| 原平市| 洱源县| 镇江市| 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