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4月1日,大皖新聞刊發了“李鴻章白玉蘭”長勢衰弱的報道,引發廣泛關注。4月11日下午,安徽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原園林花卉研究所所長、安徽省古樹保護專家胡一民,與合肥市新站高新區應急和城市管理局市政綠化管養中心副主任翟龍君、磨店社區于灣村社居委原主任葛文勝等人,一同前往合肥磨店社區于灣村李鴻章家廟,對珍貴的李鴻章白玉蘭樹開展修復保護工作。
圖為胡一民爬在梯子上,修剪李鴻章白玉蘭樹
4月11日下午3點多,大皖新聞記者來到合肥磨店社區于灣村李鴻章家廟內,看到胡一民正在對李鴻章白玉蘭樹開展修復保護指導工作。
胡一民作為古樹保護領域的專家,現場仔細觀察了白玉蘭樹的生長情況。他踩著梯子,仔細查看樹干、樹枝和樹葉,一邊觀察一邊用剪刀剪掉干枯的枝條。“這些干掉的枝條如果不及時剪掉,會繼續吸收消耗水分。剪掉后,可以將營養更好地保存下來,供其他健康部分生長所需。”
在觀察過程中,胡一民指著這棵李鴻章白玉蘭樹皮的裂紋,向在場的人員科普道:“白玉蘭的樹皮出現了像烏龜殼一樣深度開裂的紋理,這是樹齡較長的一個標志,基本上都是一百年或者一百年以上的老樹才會有這樣的現象。”他進一步解釋說,“如果玉蘭樹下面沒有涂白劑掩蓋,它應該比上面還要顯得老態一些。”
胡一民還指著白玉蘭樹另外一側的樹皮,表示與自然生長開裂不同,“這是長期西曬造成的樹皮組織破壞。”他表示:按照現在技術保護的好的話,不出現極端惡劣天氣,“再存活50年沒問題!”
胡一民介紹李鴻章白玉蘭樹的修復保護情況
針對這棵李鴻章白玉蘭樹的現狀,胡一民提出了三條針對性的養護建議:一是要加強管理。溫度高了要及時澆水、噴水,保持土壤濕潤;在夏天最高溫到來之前,每個星期進行一次噴施葉面肥,促進玉蘭樹葉片和枝條的生長,為后續生長積蓄營養。
二是要避免樹西側枝葉長期西曬。從五月底六月初開始,對靠西北和頂上的方向適當加以保護,可以搭建遮陽棚適度遮陰等。
三是秋天不能讓白玉蘭樹結花苞。九、十月份當白玉蘭樹長出花苞和冬芽時,要及時把花苞摘掉,讓它的營養積累在樹體內,為第二年的樹枝營養生長做好準備。“白玉蘭的花苞是六、七月份進行分化,到九、十月份就能分辨出花苞和葉芽。花苞是長圓的、有毛的,而葉芽是尖的、沒有明顯的長毛。”胡一民詳細解釋說。
合肥市新站高新區應急和城市管理局市政綠化管養中心副主任翟龍君表示,下一步將嚴格按照胡一民的建議,定期對這棵白玉蘭樹進行科學養護。“特別是針對夏季的高溫以及汛期的天氣,要做好這棵白玉蘭樹的排水、遮陰以及病蟲害防治工作,還有后期施肥的工作。”翟龍君說。
大皖新聞記者 許佳 實習生 馬玲娜 攝影報道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