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當消費維權咨詢臺遇上中醫舌診儀,當磨刀霍霍聲混著金融知識宣講,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3月15日上午,在合肥包河區濱湖春天小區,新安幫幫團打造的“權益保障+”服務矩陣引發居民熱捧。這場特別的社區服務行動,巧妙地將消費者權益保護與民生服務“打包配送”,不僅為居民消費糾紛開出“法律處方”,更讓中醫診療、家電維修等多項民生服務形成“服務拼盤”。
1、安徽省消保委:警惕“包治百病”“特效”等商品
安徽省消保委作為活動支持單位,與該委公益律師團現場向百姓們解答了維權難題。“我上次直播間買的小電飯鍋,沒用幾次就壞了,他們也不給我退貨,這種情況下怎么辦呢?”活動現場,居民陳爺爺向省消保委工作人員進行咨詢,安徽省消保委法律與公共事務部謝小雪進行了耐心解答和建議。
近年來,隨著線上直播間的蓬勃興起,越來越多的消費群體選擇到直播間購物,直播間購物既讓人享受到足不出戶購買商品的便利,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消費問題。那么消費者應該如何才能避免在直播間的非理性購物呢?對此,謝小雪建議,廣大消費者在網購之前要設定購物預算,避免因促銷活動或信任主播而過度消費。老年人可在家人的幫助下制定購物清單。同時可查看商家是否有營業執照,是否有品牌授權等資質,避免購買“三無”產品,特別是對聲稱“特效”“包治百病”等的商品要保持警惕。消費者在直播購物中遇到限時搶購時,不妨先冷靜幾分鐘,避免因匆忙下單而后悔。“最后提醒大家,消費過程中,要注意將商品關鍵信息的頁面、促銷承諾、直播畫面、聊天記錄、購買記錄等截圖保存,以便出現消費糾紛時,作為證據,依法維權。”謝小雪說道。
活動現場,安徽省消保委公益律師團多位律師現場接受消費者咨詢。“除了直播帶貨,現在消費者在網絡上購買培訓服務,也頻繁出現糾紛。”安徽省消保委公益律師團、安徽華人律師事務所律師王翔提出,建議消費者在網絡購買服務之前,注意選擇有資質的平臺和信譽度好的機構,警惕虛假宣傳,要求商家簽訂協議,并把商家承諾的內容納入書面協議中,注意留存商家的宣傳錄制視頻、購買課程的內容、雙方簽訂的協議、付款記錄和憑證等證據,如果發生糾紛與機構協商,或者向監管部門投訴或向法院起訴。
2、義診:春季多吃甘味食物來養肝
在活動現場,上海曙光醫院安徽醫院主管護師范良華現場為居民量血壓、開展耳穴埋豆、刮痧等中醫特色護理。脾胃病科副主任醫師程嵐則接受居民現場問診,答疑解惑。
陳大叔晚上睡覺時嘴巴發干,“就像干柴一樣,干透了,必須要起來喝水潤嗓。”程嵐為陳大叔把脈后,發現陳大叔肝火比較旺,肺氣不足,平時又有抽煙習慣,晚上睡覺張口呼吸,這些都是因素之一,建議去耳鼻喉科診斷。
曹大姐是一名銷售,平時工作壓力較大,最近她總感覺夜里有心悸的癥狀。程嵐把脈檢查后,發現曹大姐心脈有點弱,心氣不足,寒氣瘀滯。建議曹大姐注意保暖,午后可以曬背,還可以用生姜花椒紅花泡腳,如果血脂高,則需要做心電圖進一步檢查。
春天,是護肝的季節。程嵐對居民有哪些建議呢?她說,春季可以多吃一些甘味食物,來健脾胃,像山藥、紅棗、蜂蜜等富含果膠的食物,都可以保護胃腸黏膜,起到健脾胃作用。
3、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試試“1234投資法”
活動現場,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銀行積極參與。中國建設銀行望湖城支行副行長茆瑋介紹,從3月9日起,該行響應監管號召,通過多渠道、多形式普及金融知識,增強金融消費者自我保護和風險防范意識,保障其合法權益。
現場有居民表示,并不了解理財時常說的“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具體應該如何操作,中信銀行包河支行貴賓理財經理薛華為大家推薦了“1234投資法”,她說:“投資時要將10%的資金投流動性產品保障日常開支,20%投保障產品兜底,30%投彈性收益產品增厚收益,40%投穩健型產品實現長期穩健投資。”同時,她提醒居民投資不能只看收益,要避免盲目從眾,先學理財知識再投資。
“穩健投資為主,做好資產配置,分散投資風險!”中國農業銀行合肥分行個人金融部員工鄭瑋正在向來咨詢的老年朋友們普及金融理財知識。他告訴記者,在這次3·15活動中,農業銀行為居民提供投資理財、個人信貸方面的咨詢服務,主要宣傳個人權益保護,提供識別與防范金融詐騙的知識和技巧。“我們會教居民如何識別假冒金融機構、如何防范網絡釣魚等。”在現場辦理業務的過程中,農業銀行工作人員還會根據居民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金融消保知識個性化宣傳,詳細解答居民的疑難困惑。
鄭瑋表示,金融消保宣傳是一項長期而重要的工作,而此次“新安幫幫團進社區暨3·15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契機。“此次活動,不僅是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集中體現,也是推動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
4、心理咨詢:總想對孩子發火怎么辦?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膽子小,常常表現得很緊張,連帶著我也跟著緊張焦慮起來。我有時候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總是想對孩子發火。”在心理咨詢展臺前,說起母女倆的問題,王女士十分苦惱。
雅之琳心理工作坊資深心理咨詢師朱清告訴王女士,家長除了要掌握科學專業的教養方法之外,還需要關注自己的情緒。“先把自己的情緒調理好了之后,你才能去引領孩子。在面對孩子很多問題的時候,你才能比較有效地去處理。”
針對王女士“總是想對孩子發火”這一問題,朱清也給她支了妙招,“你特別想發火的時候,可以去洗手間冷靜2-3分鐘或做另外一件事情替代。”
“我們選擇在3·15消費者權益日做心理咨詢活動,就是希望借力社會廣泛關注的‘權益保護’這一概念,將心理健康視為每個人應有的‘精神權益’。”朱清表示,希望能夠通過公益咨詢服務,打破“心理咨詢=治病”這類誤解,“幫助居民建立‘心理體檢’意識,真正實現‘預防優于治療’。”針對心理問題的提前干預,朱清分享了三個“早”字訣:早覺察、早表達、早求助。“當某個負面情緒持續超過72小時且影響正常生活時,就該啟動干預程序。如果感到近2周情緒低落、失眠或者有軀體化反應,請及時聯系心理咨詢師。”朱清說。
5、水電氣專員進社區為民服務
活動中,針對居民關心的燃氣安全問題,合肥合燃華潤燃氣工作人員不僅介紹了如何通過公眾號和線下門店進行便捷的服務申請,還通過電視屏幕進行“燃氣安全宣傳”,循環播放燃氣安全事故警示片,提醒居民注意燃氣使用的安全。
面對居民家里燃氣問題的咨詢,合肥合燃華潤燃氣工作人員朱仁凱詳細記錄,并承諾安排檢測人員上門服務。“用戶若有需求需要安檢,家里有燃氣安全隱患的,我們都可以免費上門檢測。”上午10時05分,用戶高大叔前來咨詢自家燃氣灶打開燃氣呼呼響但是點不著,朱仁凱進行了詳細登記,并聯系安排檢測人員去高大叔家上門服務。
合燃華潤燃氣共計6人參加此次活動。燃氣志愿者針對物聯網表具、網上營業廳使用方法、燃氣具國補優惠政策等居民關心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并向居民用戶積極科普安全用氣常識,現場演示灶具安全使用方法,主動上門為用戶解決各類用氣問題,此次活動共解答用戶咨詢50人次、上門服務2戶。
與此同時,合肥水務集團廬陽供水分公司的工作人員也來到了現場,為居民們講解供水價格標準、繳費方式和用水小知識,解答大爺大媽們的用水問題。
29歲的沈克,兩年前到合肥水務集團工作。他向大皖記者介紹道:“每周六我們集團公司都會組織志愿者進社區,針對用戶用水問題進行解答和宣傳。不僅如此,我們水務集團24小時都有工作人員值班,隨時都可以上門為用戶處理用水問題,以便更好地為合肥市民提供優質供水服務,保障供水穩定。”
此外,現場還有國網安徽電力(合肥包河)皖美共產黨員服務隊。他們不僅宣傳了用電安全和節約用電的知識,還為居民們提供了如何開通分時用電、節約用電成本的服務。
在現場,隊員們還現場解答電費查詢、戶號綁定、實時查詢電量等熱點問題,并送上抽紙、廚房濕巾紙、洗衣液、安全用電手提袋等。電檢師傅劉智城和蔡繼勇更是備受居民歡迎,他們為居民們免費檢查用電情況,及時排除安全隱患。
有個老大爺表示自己家的電水壺插到插座上,家里的空氣開關跳了。劉智城和蔡繼勇隨后上門檢查,發現電線線路和插座都沒有問題。劉智城說:“是電水壺內部短路,簡單處理一下他的電水壺能用了,但電水壺年限比較久了,建議他更換新的。”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許佳 朱慶玲 見習記者 尚雅婷 魏順順 張旭凡 實習生 馬玲娜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