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在合肥新橋機場,科研人員查看氣溶膠質譜儀數據。
3月6日,在合肥新橋機場,科研人員調試開放光路傅里葉變換紅外監測設備。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光所桂華僑團隊牽頭,構建了精細化的機場大氣“點—線—面”立體綜合監測系統。其中,千米級開路式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監測設備,就像裝在機場里的“環境哨兵”,可實現飛機尾氣實時排放監測,構建了基于數據驅動的飛機尾氣排放特征非線性分析模型,為實際運行條件下飛機排放及其性能評估這一行業難題提供了關鍵技術裝備與數據支撐。成果在合肥新橋機場、重慶江北機場等大型國際機場成功進行推廣應用。
安徽日報記者 徐旻昊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