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一晚上憋醒幾十次什么感受?這并非夸張,而是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癥(OSAHS)患者的日常。3月3日,“小葉醫探”從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獲悉,該院近日為一位OSAHS患者實施了手術治療。手術采用逆旋轉遷徙設計、多術式疊加的正頜外科策略。術后,患者憋氣癥狀消失,睡眠質量顯著改善,已順利出院。
一晚憋醒幾十次,睡個好覺成奢望
今年40歲的李先生(化名),多年來一直被嚴重的睡眠呼吸障礙困擾。“一晚上最多能憋醒幾十次,導致白天非常困,注意力集中不了,記憶力也明顯下降。”不僅如此,李先生發現自己血壓也逐漸升高,最讓人擔憂的是偶爾開車也會犯困打盹,存在巨大安全隱患。多導睡眠監測顯示,AHI指數(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 30屬于重度)為66,被診斷為重度OSAHS。
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口腔醫學中心口腔頜面外科主任醫師陳傳俊介紹,OSAHS是一種常見的睡眠呼吸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睡眠過程中反復出現呼吸暫停和低通氣,導致患者夜間頻繁憋醒、血氧飽和度下降。這種疾病不僅影響睡眠質量,還會引發多種嚴重的并發癥,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腦血管疾病等。
為了能讓自己“睡個好覺”,李先生跑遍了省內外多家醫院,采取過多種保守治療手段,也嘗試過戴呼吸機睡覺,但機械噪音和不適感,導致一樣難以入眠。最終,他決定來到中國科大附一院口腔頜面外科,尋求手術治療的希望。
多術式疊加精準施治,拓寬“生命氣道”
“大多數情況下,呼吸暫停的根源是氣道狹窄、阻塞,多為牙頜面畸形如小下頜導致。而李先生并沒有明顯的牙頜畸形,考慮他是多因素導致的OSAHS,其中肥胖是因素之一。”陳傳俊介紹,正頜外科手術可以移動頜面部的骨骼,擴大咽腔,改善上呼吸道的通氣功能,尤其適用治療頜面骨骼畸形導致的OSAHS。
結合李先生的病情,陳傳俊團隊經過縝密研究和討論,決定采用數字化設計逆旋轉遷徙骨骼的“三術聯動”正頜外科策略為李先生實施手術。所謂“三術聯動”,就是一次在患者頜面骨骼實施三個不同的手術,即上頜骨LeFort截骨、下頜骨矢狀截骨和頦遷徙,從而達到在三維空間上骨骼移動幅度的疊加效應,加上逆旋轉移動頜面骨骼也能一定程度上增大咽腔,最大程度實現上氣道三維空間的拓展。
2月12日,在麻醉科、手術室團隊保駕護航下,歷時5小時,陳傳俊團隊成功為李先生實施手術。據李先生描述,術后他的睡眠質量改善了很多,夜間憋醒癥狀已經消失。目前,李先生已經順利出院。陳傳俊表示,團隊將定期隨訪,跟蹤手術后的恢復效果。
肥胖與OSAHS,解開相互加劇的“死結”
“肥胖是OSAHS的重要危險因素,而OSAHS可能會進一步加重肥胖。”陳傳俊表示,OSAHS與肥胖之間存在密切關聯,肥胖患者頸部、咽部脂肪堆積過多,導致口咽腔狹窄,從而引發呼吸暫停。而OSAHS患者由于夜間頻繁憋醒、缺氧,導致白天嗜睡、活動減少,代謝紊亂,可能進一步加劇肥胖。
陳傳俊提醒,對于肥胖患者來說,減輕體重是改善OSAHS的重要措施。通過控制飲食、運動鍛煉等,可有效緩解OSAHS的癥狀。而對于頜面骨骼畸形導致的OSAHS,可以嘗試通過正頜外科手術移動骨骼擴展咽腔的方法來解決。此外,重度OSAHS在其他治療手段不能奏效時也可以嘗試多術式疊加的正頜手術。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婉馨 通訊員 陳傳俊 方詠 吳家煒
編輯 汪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