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月20日晚上8點(diǎn)34分,合肥站K1157次列車緩緩駛?cè)搿3啥艰F路公安處乘警戢俊成,帶著一包千里之外的家鄉(xiāng)特產(chǎn),川味臘腸、牛肉醬、咸菜,走下了車。迎接他的是兒子戢珍民,合肥鐵路公安處特警支隊民警。蛇年春節(jié),戢珍民因為要執(zhí)勤,無法回家團(tuán)聚過除夕。站臺26分鐘,就是父子倆提前團(tuán)聚的時光。
戢俊成和戢珍民父子倆
1月20日晚,戢俊成所執(zhí)勤的K1157路過合肥站,將停靠26分鐘,完成靠站巡視巡邏后,他匆匆返回車廂,帶著一包“家鄉(xiāng)年味”下了車。
戢珍民已站在站臺等候,看到父親下車,戢珍民一路小跑到父親跟前,兩人相視一笑,互相敬了軍禮。
“小子,不錯嘛!”這是戢俊成看到兒子說的第一句話,隱隱地帶著些許驕傲,父子倆握手相擁在一起。
“今年過年回不去了。”
“回不去了,嗯,春運(yùn)嘛,知道的。”
“大年三十要在這里送站。”
“沒問題,沒問題。”……
父子倆簡短的對話,透露出深深的理解,又有一些不舍。
父親帶來的家鄉(xiāng)特產(chǎn)
父親將一大包自制特產(chǎn)遞給戢珍民,有媽媽灌的川味臘腸,辣的、奶奶做的蘿卜干,脆的……這些都是他許久沒有吃過的“家鄉(xiāng)味”。今年24歲的戢珍民入警第二年,將第一次在外過春節(jié)。
“在合肥吃不到這種家鄉(xiāng)味,一看到還是很親切的,就算不能回家,也能吃到家里味道了。”戢珍民告訴大皖新聞記者,母親知道他很饞這一口。
在站臺上,戢珍民還撥通了母親的電話,一家三口“同框”團(tuán)聚。“你看我們倆在一起了。”“你們倆匯合了就好,上陣父子兵嘛。”母親說道,見兒子穿著單薄的警服,還不忘讓他注意保暖,多穿衣,別凍到了。
一家三口同框“團(tuán)聚”
不僅戢珍民大年三十不能歸家,父親戢俊成也一樣,都將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度過。“雖然不能一起過年,但能和兒子一起守護(hù)旅客群眾的團(tuán)圓路,我感到非常自豪。”
不知不覺間,從小崇拜父親的戢珍民也長大了,站到了和父親一樣的戰(zhàn)線,從理解他,到成為他。
短短的26分鐘,一晃即過,很快到了離別的時刻。戢俊成叮囑兒子幾句,做事要心細(xì),不要出紕漏。他理了理兒子的帽子、衣領(lǐng)、腰帶,拍了拍肩,兩人再次互敬軍禮,踏上了離別的列車,踏上了工作崗位。
短暫相聚后,父子倆揮手告別
列車緩緩離站,父子倆一個車上,一個車下,站立筆挺,隔著玻璃窗,揮手告別。戢珍民一直目送著,凝視著,直到列車消失在站臺。
過些天,戢珍民打算執(zhí)勤工作結(jié)束,再回一趟老家,給家人也帶一些安徽特產(chǎn)、禮物,補(bǔ)上這一次未團(tuán)圓的春節(jié)。
大皖新聞記者 朱慶玲 實(shí)習(xí)生 李紅偉 通訊員 錢立珍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