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皖新聞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一部智能手機可能要用到十幾種傳感器,一輛新能源汽車里可能要用到數百個傳感器來當汽車的“眼睛”和“耳朵”……當下,傳感器已經滲透到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5月30日,合肥市廬陽區傳感器產業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該區政務中心舉行,勝脈電子、中科飛龍、中科智、奇夢者4家傳感器企業落戶廬陽,為廬陽構建“一港七園”傳感產業格局,建設“傳世界、感未來、聚廬陽”的傳感產業集聚區注入了新動能。
4家企業簽約 為傳感器產業再注“新血液”
在此次簽約的企業中,勝脈電子是一家從事汽車壓力傳感器研發、生產、銷售的高科技創新創業公司。經過多年積累,公司與多家新能源車廠在動力系統、熱管理、線控底盤等新項目上取得良好合作,傳感器產品應用于數十家車廠。
廬陽區傳感器產業重點項目集中簽約。何剛 攝
同樣在汽車傳感器領域有著高超造詣的還有此次簽約的中科智,該公司首個落地的傳感器項目—氮氧傳感器,是國內唯一能夠實現氮氧傳感器全國產化替代的科技創新產品。目前,該公司的氮氧傳感器產品已在國內、北美和歐洲市場開始批量銷售,打破了國外對氮氧傳感器的技術壟斷。
除了用在日常出行的汽車上,傳感器在我們時下最常接觸的語音領域也應用廣泛。此次集中簽約的奇夢者就是一家從事麥克風陣列技術、語音信號處理、語音識別等技術突破和產業化的公司。目前與華米、小天才、海康威視、TCL、康佳等企業均有合作。
傳感器的應用,不僅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工業、氣象、軍事等各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此次簽約的中科飛龍所生產的產品就包含了雷電系列、氣象系列、電力電網系列、紅外系列、高空系列等數十種先進傳感器及智能化服務系統。該公司發明了國際最高分辨力的MEMS電場敏感芯片,并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MEMS電場傳感器的應用。
聚企成群 廬陽傳感產業加速崛起
新成員紛至沓來,老伙伴做大做強。目前,廬陽區傳感器產業已初步形成聚企成群的良好發展態勢,鼎立網絡、瑞控信、華創鴻度等眾多企業組成強勢“傳感矩陣”。
在合肥廬陽大數據產業園的鼎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內,集合了排水、通風、環境三大類共計二三十種傳感器監測設備,各種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傳感器產品,令人目不暇接。“我們主要在樓宇自動化控制領域進行研發,產品深受市場好評。”公司技術人員廖維維說。
在高端裝備“尖兵”企業——安徽華創鴻度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其自主研發的高功率超快固態激光器可以在一塊長2厘米、寬0.4厘米的玻璃上,鉆出2萬個孔!該公司生產的激光器設備可適用多種場景需求,供傳感器制造企業使用。
而去年剛入駐廬陽的安徽瑞控信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擁有自主可控的“光機電算控”核心技術,其自主開發的高精度傳感器、音圈電機、快反鏡、振鏡等產品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多項技術指標打破國際技術壟斷。
近年來,廬陽區確定“2+3+X”產業體系,“3”大新興產業(光電與儀器儀表、軟件與信息技術、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里,光電與儀器儀表中明確要大力培育和發展傳感器產業。基于此,廬陽早已開始整合資源,謀篇布局,著力打造合肥國際傳感智造港,構建“一港七園”傳感產業格局,智能傳感器產業園正是七個“港中園”中的一員。
此外,廬陽還將加快引進智能傳感器產業運行高端人才和技術團隊,完善傳感器產業發展所需的辦公空間、生活服務等配套設施,并為入駐企業提供精準服務,盡可能為企業做好相關政策匹配和資金支持。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