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皖新聞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4月26日,記者從合肥高新區獲悉,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量子創新院)向國盾量子交付了一款504比特超導量子計算芯片"驍鴻",用于驗證國盾量子自主研制的千比特測控系統。此款芯片刷新了國內超導量子比特數量的紀錄,后續還計劃通過中電信量子集團的"天衍"量子計算云平臺等向全球開放。
測控系統和量子計算芯片是量子計算機的核心硬件。其中,測控系統需要和量子計算芯片交互,實現信號的精確生成、傳輸和處理,會極大地影響量子計算機整體性能。為了驗證大規模測控系統的整體性能及各項指標,最直接的方式是定制專用芯片進行全面系統性的測試。
為此,量子創新院定制研發了504比特量子計算芯片"驍鴻"。得益于量子創新院在超導量子計算芯片方面優秀的研發、加工能力,這枚定制芯片在集成超過500比特的同時,量子比特的壽命、門保真度、門深度、讀取保真度等關鍵指標,有望達到IBM等國際主流量子計算云平臺的芯片性能,可以充分滿足千比特測控系統驗證的需求。
量子創新院研究員龔明表示,"驍鴻"芯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推動大規模量子計算測控系統的發展,更多考慮的是通過集成更多的比特數和實現各單項指標,來滿足測控系統驗證的需求。刷新中國量子比特數紀錄的"驍鴻",綜合性能與團隊此前創造量子糾纏數世界紀錄的"祖沖之二號"芯片尚有差距,不具備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的能力。
據國盾量子計算負責人王哲輝介紹,"驍鴻"芯片將在國盾量子千比特測控系統上進行單比特門、雙比特門、讀取操作及測控系統性能測試,測試工作預計在今年8月前完成。新測控系統集成度較上一代產品提升10倍以上,核心元器件使用國產化設計,在提升操控精度的同時大幅降低了成本。未來,國盾量子將面向萬比特規模,進一步研發適用于可糾錯量子計算機的新型測控系統。
在量子計算領域,中電信量子集團推出的"天衍"量子計算云平臺,基于電信天翼云"國云"優勢,已實現"天翼云"超算能力和176量子比特超導量子計算能力的融合。下一步,中電信量子集團將聯合國盾量子,依托"驍鴻"芯片研發量子計算整機,接入"天衍"量子計算云平臺,開放給全球用戶使用。
記者還了解到,量子創新院超導量子計算團隊正在研發1000+比特、比特質量高的超導量子計算芯片,向實現容錯量子計算進行攻堅。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