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皖新聞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位于合肥市天獅路與雪霽路交口附近的佳源花海印象小區是一個新小區。1月17日,該小區居民向大皖新聞記者反映,小區只規劃了一座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站,可在一周多前,小區拉進來兩座垃圾分類站的站房,且相距位置較近,這引發一些疑問和投訴。1月18日上午,記者對此事進行了采訪。
居民:其中一個貼著其他小區標簽
“11號樓樓下有一處建筑垃圾池,現在又要建垃圾分類站?”住在佳源花海印象小區的居民劉先生(化名)如此說。據劉先生介紹,小區在去年8月交付,規模不大。1月上旬出現的一幕,引起居民的關注。劉先生說,當時有兩座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站的站房被拉進小區,分別被放在不同的地方。不少居民了解到,小區只規劃了一座垃圾分類站。有居民就此事進行投訴。
事發佳源花海印象小區
劉先生說,一座站房在13號樓樓下,另一座在11號樓樓下,13號樓和11號樓是并排的,都在小區的北側。“如此近距離建設垃圾分類站合適嗎?即便增設垃圾分類站,也應征詢居民意見,有相關公示通知才對啊。”劉先生說。
一座垃圾分類站站房出現在11號樓樓下。
在采訪中,有細心的居民發現,這兩座垃圾分類站站房中有一座站房貼著“平湖秋月”的標簽,平湖秋月小區和佳源花海印象小區僅一路之隔。
走訪:垃圾分類站尚未建成啟用
1月18日上午,大皖新聞記者來到佳源花海印象小區,從北門進入。一位小區保安告訴記者,雖然站房進入小區多日,但一直未見施工。記者來到11號樓,看到樓下設置了垃圾桶,在離居民樓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垃圾分類站的站房,旁邊是一處建筑垃圾池,還有一輛鏟車。
垃圾分類站站房旁是建筑垃圾池。
記者注意到,該站房并未通水、通電,管理室和操作間的門敞開著,里面甚至被丟入一些垃圾,整座垃圾分類站并未建成啟用。現場一位居民稱,有人員前來查看過,但不見挪走,也不見啟用。之后記者來到13號樓樓下,這里同樣有一座垃圾分類站的站房,也未啟用。站房上貼有“平湖秋月1-1”的標簽。
其中一座還貼著其他小區名字。
物業主管:這不是物業安排的
小區物業服務中心一位陳姓主管告訴記者,因為小區才交付不久,有的業主還未收房,目前入住戶數不多,很多住戶在忙著裝修。“已經接到多位業主的投訴了,他們對小區建垃圾分類站一事提出質疑。”陳主管向記者證實,兩座垃圾分類站的站房是在1月上旬由第三方拉入小區的,他曾詢問過施工人員,對方表示只負責拉過來,并未明確說是誰讓拉過來的,“肯定不是物業讓拉的,物業沒這個職能。”
佳源花海印象物業服務中心
陳主管說,他找過地產方,確認了小區只規劃了一處垃圾分類站。陳主管表示,即便整個小區全住滿,也就500多戶,他也不太理解,為何會多出一個,物業已向社區反映了相關情況。
社區:尚在投訴處理期內
“之前對接此事的人已調走了,這個情況我正在了解。”1月18日下午,在轄區卓然社區內,一位湯姓副站長對大皖新聞記者說。據湯副站長介紹,佳源花海印象小區在他所包聯的區域內,他剛到社區不久,此前已接到一些業主的投訴,此事尚在投訴處理期內,他們也在和相關部門對接。
兩座站房臨時在13號樓和11號樓附近,相距不遠。
湯副站長對記者說,經初步了解,佳源花海印象小區規劃了一座垃圾分類站,如果要增設垃圾分類站,肯定會走相關流程,而且選址也會進行公示,現在小區內的垃圾分類站站房如果要挪走,也要等處理通知,目前此事正在推進解決之中。
大皖新聞記者 魏鑫鑫 攝影報道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