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2月19日,合肥市包河區委五屆八次全會召開,會上對包河區未來的發展藍圖予以描繪。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包河區將以“六個示范區”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聚力壯大科創動能,全面加快產業升級,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全域提升城鄉品質,深度推進文旅融合。
兩大“科創帶”聚集科技資源
2024年,包河區新質生產力綜合指數在全國市轄區中排名第12位、居全省第一。接下來,該區將繼續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示范區建設。
在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方面,推動“環高校科創帶”“環駱崗公園科創帶”集聚更多科技資源,將“工大智谷”打造成省級孵化器,推動安徽科技大市場孵化器、啟迪孵化器建成全國一流科創平臺,力爭2025年全區孵化器、眾創空間總數達20家、總面積超15萬平方米。
同時,大力引進成長性好、根植性強的“高而精”科技型項目,力爭2025年落地科技龍頭項目15個以上,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增至13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增至15家,國家高企總量突破1300家。
在產業升級方面,聚焦新能源暨智能網聯汽車、金融、創意文化等主導產業,“一鏈一策”延鏈補鏈。在智能場景應用、龍頭企業導入上持續發力,促進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蓬勃發展。大力培育檢測認證、研發設計、軟件信息、高端法務等業態,盡快啟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建設,以駱崗公園和南站為中心打造現代服務業集聚創新區,力爭2025年新簽約重點項目130個等。
內外兼修全域提升城鄉品質
城區品質直接關系百姓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接下來,包河區將推動城鄉外在形象、內在功能系統升級,讓繁華都市與和美鄉村融合發展。
其中,持續推進衛崗王衛、仰光、周谷堆片區城中村改造,加大十五里河、五里廟等重點片區攻堅力度,推動回遷安置提速。
同時,抓好老舊電梯更新、公共停車場建設、充(換)電設施布局,營造更加宜居的環境。
推進“公園包河”建設,繪好“花漾包河”畫卷,讓街頭小品、城市游園、生態廊道滲透疊加,建設城園融合的城市形態。
在民生保障方面,堅持就業優先,解決好應屆畢業生、脫貧人口、零就業家庭等重點人群就業。因時應勢優化教育資源布局,爭創全市首批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加快區老年養護中心、區綜合托育服務中心建設,用心呵護“一老一小”。
創意文化產業爭創全國一流
在包河區打造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中,包括了1個千億級、2個500億級、1個300億級、1個200億級、1個100億級產業集群。這其中,1個千億級為創意文化產業。
據介紹,該區將做強文化事業產業,引入更多品牌賽事、演藝活動首演首展,積極舉辦各類藝術節、音樂節、戲曲節,讓“文化包河”更加響亮。深入開展“閱”光漫讀、書香“九進”等群眾性文化活動,增強公共文化空間實效性,更好滿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大力集聚直播產業高端平臺、頭部企業、龍頭項目,力爭2025年短視頻和網絡直播收入突破50億。用足用好全省文化和數字創意基金,爭取更多文化產業項目落地包河,創建全國一流創意文化產業示范園區。
2024年,在包河區舉辦的“啤酒龍蝦嘉年華”“一次嘗遍合肥美食”火爆全城,社消零總額預計達到1190億元、位居全省縣區第一。
接下來,包河區將繼續釋放文旅消費活力,依托駱崗公園、罍街等文創園區,引入更多好吃好喝好玩的區域首店、品牌首秀,以及各類概念店、旗艦店,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引導熱門景區、網紅打卡點等延長開放時間,大力發展精品夜游、潮流夜秀、饕餮夜宴、時尚夜購、煙火夜市,積極培育“夜經濟”。深耕微度假、近郊游,加快建設樹屋酒店,豐富磨灘旅游度假區消費業態,打造更多文旅融合新場景。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