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合裕(合肥—裕溪口)線航道是合肥通往長江的水上通道,裕溪船閘是合裕線航道進出長江的“咽喉”,被譽為“安徽第一閘”。日前,大皖新聞記者前往裕溪船閘實地探訪了解到,截至2024年12月14日,裕溪船閘船舶過閘量已經達到11404.77萬噸,比2023年提前31天突破1億噸。
船舶通過裕溪船閘
擴容改造一年后 基本實現當天報到當天過閘
裕溪船閘位于蕪湖鳩江區境內,距離入江口約三公里,是安徽省內最繁忙的船閘。2023年10月16日,裕溪一線船閘擴容改造建成通航,迄今運行已有一年多了。目前運行情況如何?近日,大皖新聞記者進行了探訪。
船舶有序等待過閘
12月12日,在合裕線航道裕溪一線船閘處,記者看到,隨著閘門緩緩打開,一輛輛滿載“安徽制造”的貨船從這里進入長江,通江達海走向世界。附近專用停泊水域內,一些船舶在有序等待過閘。
“自從裕溪一線船閘擴容改造后,和復線船閘一起協同運行,雙線通過能力較去年增加了17%,基本實現當天報到當天過閘。”安徽省合巢水運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裕溪船閘管理處副處長張松介紹,裕溪船閘現有一線和復線兩座船閘,改擴容后的裕溪一線船閘每年單向通過能力3700萬噸。它與相距不遠的復線船閘協同運行,年設計貨運通過能力達1.09億噸,遠期可滿足到2050年的貨運量需求。
今年已經完成過閘量11404.77萬噸
合裕航道合肥都市圈通往長江的“黃金水道”,是全國內河高等級航道布局“四縱四橫兩網”和安徽省干線航道網發展規劃中“一縱兩橫五干”中的“一縱—江淮干線”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南淝河、巢湖湖區、裕溪河三段組成,全長約138公里,達到Ⅱ級航道標準,可常年通航2000噸級船舶。
據悉,近年來,合裕航道船舶運輸量保持高位,船舶大型化趨勢加快。裕溪一線船閘改擴建工程建成通航后,船閘通過能力大幅提升,有效緩解了大量船舶長期待閘的窘境,全面適應長江黃金水道船舶大型化趨勢,顯著改善合肥經巢湖連通長江的航運能力,有效助推安徽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隨著水路運輸的發展,裕溪船閘以“保通保暢”為中心工作,加強船閘運行管理,相關部門優化運行調度方案,充分發揮“皖航通”信息化過閘系統功能,強化設備設施維護,采用一線與復線船閘24小時全天候交叉運行模式,持續提升過閘效率,全力“多放閘、快放閘、放好閘”。
記者了解到,蕪湖裕溪船閘2024年船舶過閘量突破1億噸,較2023年首次突破億噸提前31天。今年截至12月14日,裕溪船閘完成過閘量11404.77萬噸,同比增加15.92%;過閘船舶數58574艘次,同比增加12.67%,為推動區域經濟快速增長、促進了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文 胡偉民/圖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