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突發胸悶、呼吸困難、倒地不起、意識不清......近日,在安醫大一附院北區,61歲的汪女士陪同家人看病時突發肺動脈栓塞,危在旦夕。11月26日,“小葉醫探”從該院了解,經醫護團隊的迅速反應和接力救治,患者最終轉危為安,現已順利出院。
胸悶倒地,醫院走廊現場救護
據了解,汪女士此次到醫院主要是為了照顧住院的丈夫。在發病前一天,她在家中已出現過暈厥現象,但家人并未引起足夠重視。11月18日上午,汪女士陪同丈夫前往門診三樓做檢查,行至醫技樓連廊處時,突然感到胸悶、呼吸困難、倒地不起,并出現意識不清的癥狀。
危急之際,該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齊樂最先發現汪女士倒地,便立刻沖上前去進行初步救治。隨后,該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翁傳波也迅速加入搶救隊伍,兩人合力讓患者平躺,并立刻聯系醫院急診搶救室。
該院急診科醫護人員在接到通知后,迅速趕到現場,為患者開通了胸痛綠色通道,迅速將患者推入搶救室進行搶救。
精準判斷 成功挽救肺栓塞患者
根據患者血氧飽和度吸氧狀態下僅90%的癥狀,急診科醫護人員憑借多年的臨床經驗,判斷其可能是急性肺動脈栓塞,并立刻聯系血管外科醫生進行緊急會診。
肺動脈CT、心臟超聲、下肢靜脈超聲......血管外科醫生迅速對患者進行了一系列檢查,結果顯示雙肺動脈主干及分支多發栓塞,右心房心室增大,肺動脈高壓,下肢肌間靜脈血栓形成,診斷為中危組肺動脈栓塞,需要立刻進行急診手術。隨后,血管外科團隊討論病情后,為患者制定了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肺動脈造影+肺動脈置管溶栓術的方案,并立即為患者做了手術治療。
幸運的是,術后一天,汪女士胸悶、呼吸困難癥狀即明顯緩解,五天后復查造影顯示雙肺動脈主干血栓已消失,不吸氧狀態下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7%以上,缺氧狀況明顯好轉。目前,患者已轉危為安,意識清醒,各項生命體征趨于平穩,能自主下床活動。
隱形殺手 寒冬久坐久臥警惕下肢靜脈血栓
“急性肺動脈栓塞是隱形的殺手,可造成急性右心衰,猝死等嚴重后果,下肢靜脈血栓脫落是引起該疾病的主要原因。”安醫大一附院北區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詹焱青表示,隨著天氣寒冷活動減少后,急性肺栓塞發病率急劇升高。
專家提醒,市民在家中平時應注意多飲水,避免久坐久臥,如出現無明顯誘因下胸悶、胸痛、暈厥、咳血等癥狀應予以高度重視,并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婉馨 通訊員 劉逸群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