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1月20日,第四屆產業鏈創新鏈協同發展論壇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大會開幕式在合肥創新院產業創新中心舉行。會上,安徽省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教融合學院正式揭牌。大皖新聞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合肥新能源汽車產量達113萬輛。
擁有580余家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配套企業
據介紹,11月14日,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合肥作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近年來搶抓機遇,前瞻布局,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獲批了全國新能源汽車"換電"試點、"雙智"試點、產業鏈供應鏈體系試點、"車路云一體化"試點,成為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總量最大、知名品牌最多、供應鏈最完整的區域之一。截至目前,合肥擁有比亞迪、蔚來、大眾、江淮、長安、安凱等6家整車車企。
"全國10臺新能源汽車中約有一臺是‘合肥造’,預計全年生產量達130萬輛左右。"合肥市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合肥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領域快速增長,擁有國軒高科、中創新航等580余家核心零部件配套企業,今年電池、電機、電工產量分別超過了17GW、110萬套、280萬套。新能源汽車產業后市場布局逐步延伸,擁有300多家后市場服務企業,建成換電站100座,充電設施23.5萬臺。"希望大家能在此次大會中碰撞思想,暢所欲言,為合肥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更好的真知灼見。"該負責人說道。
安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教融合學院正式揭牌
此次大會以追"新"向"智" 攜"綠"前行為主題,聚焦產業鏈創新鏈協同發展,探討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在產業生態數字化、車路云一體化、智慧數字能源以及科創金融等方面,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新模式的對接與交流,探討集群融合發展新路徑,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合作。
會上,合肥創新院與安徽本地高校合作共建的安徽省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教融合學院正式揭牌,將通過構筑產業鏈、人才鏈、教育鏈、創新鏈間相互融合的閉環發展模式,為"政校企"協同合作建設產教融合平臺載體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模式,發揮合肥作為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的示范引領作用。
大會還發布了2024年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獲獎名單,包括蔚來汽車、巨一科技、國軒高科、中創新航、科大訊飛等在內19家企業分別獲得場景應用創新獎、生態服務先行獎、科創企業潛力獎、數智創新領航獎等4個獎項。
據悉,論壇期間,除11月19日已舉辦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博士后學術交流活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聚鏈考察營·觀瀾2期合肥站之外,合肥創新院將持續開展為期三天的主題活動,包括供需對接主論壇以及新能源車產業生態數字化、車路云一體化、科創金融方向、智慧數字能源等方向平行論壇。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