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心臟移植、腎臟移植、肝臟移植等已被人們熟知。但是,你聽說過“糞便移植”治療疾病嗎?近日,安徽省兒童醫院(安徽省婦幼保健院 復旦兒科安徽醫院)兒童消化科首次成功運用糞菌移植技術,治療了一例頑固性便秘的患兒,也是全省首例運用腸道糞菌移植治療兒童頑固性便秘。
糞菌移植后當日即可自主排便
時間回到五年前,患有極早發型炎癥性腸病的小銘(化名),在經過臍血干細胞移植術治療后不久,出現了嚴重的排便困難,多種藥物治療無效,需長期人工輔助排便,嚴重影響生活和學習。輾轉多地就醫均未取得理想療效后,小銘近日就診安徽省兒童醫院(安徽省婦幼保健院 復旦兒科安徽醫院)。
該院兒童消化科副主任醫師胡艷接診后,結合患兒基礎疾病存在特殊性,對其進行腸道菌群測序分析,測序結果顯示腸道菌群重度失調。
隨后,該科主任醫師李傳應經過對患兒年齡、基礎疾病、既往治療方案及測序結果等全面評估,最終決定用糞菌移植技術為小銘進行治療。幸運的是,在糞菌移植后當日,患兒即能自主排便。經過3天的住院治療,小銘目前已順利出院。
可運用治療多項兒童腸道疾病
“便便”何以治病?據介紹,腸道糞菌移植(FMT)是指將特定的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腸道菌群移植到患者腸道內,重建腸道菌群平衡,恢復腸道菌群的多樣性,修復腸黏膜屏障,調控炎性反應,維持腸道內環境穩定,達到對特定腸道內和腸道外疾病的治療。
李傳應表示,很多人談“糞菌移植”色變,絕大多數是由于不能接受“觀念中”糞便令人難以忍受的氣味。“實際上通過近些年的發展,目前均采用標準化腸道菌群制備,并應用嚴格密閉容器儲存及復溫,多數以膠囊口服移植完成,也可通過鼻胃管十二指腸空腸營養管導管內注入菌液、內鏡下菌液噴灑等技術移植到患兒消化道內,患兒易于接受,且不良反應較少。”
此外,記者了解到,該項技術還可運用于治療炎癥性腸病、兒童孤獨癥、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復發性難辨梭狀芽孢桿菌腸炎、兒童肥胖癥、移植后抗宿主病等存在嚴重腸道菌群失調的患兒。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婉馨 通訊員 朱大為 陳思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