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最近經常買菜的市民驚喜地發現,前一陣子居高不下的蔬菜價格,近期便宜了不少。半個月前漲到8元/斤的黃瓜現在降至4元,價格下跌了一半,白菜、辣椒、蘿卜等價格也有不同程度下跌。10月29日,大皖新聞記者走訪省城多家超市、農貿市場探訪了解到,隨著天氣轉涼,蔬菜進入上市高峰期,市場供應充足,價格普遍“退燒”,未來預期仍將持續回落。
記者探訪:蔬菜價格普遍下降
29日上午,在合肥市蜀山區貴池路一家菜市場,不少市民正在菜攤前忙著挑揀,稱重。新鮮的青菜、辣椒、黃瓜、茼蒿、茄子、芹菜、西紅柿等各種蔬菜整齊地擺放在攤位上,琳瑯滿目。
貴池路一家菜市場內,蔬菜品種很豐富。
“蔬菜現在一天一個價,前段時間黃瓜要賣八九塊一斤,現在只要4塊;青椒之前也要8塊一斤,現在5塊。”攤主朱女士表示,蔬菜價格普遍下降,已經有兩周了,像白菜、上海青之類都只要兩三塊一斤,蘿卜只要兩塊五一斤。她表示,現在本地菜大量上市,像綠葉菜等應季蔬菜價格都不高,每斤兩三塊左右;像長途調運菜如四川西紅柿、山東絲瓜等價格稍高,維持在每斤六七塊左右。
“小青菜、蘿卜這些菜都是本地剛上市的,價格不貴,口感也好。”一位正在挑菜的大姐說,最近菜價下降明顯,可挑選的種類也多,她感覺菜籃子“輕”了不少。
黃山路一家生鮮超市內,工作人員正在給蔬菜攤位補貨。記者看到,黃瓜3.58元/斤;娃娃菜3.98元/斤,菠菜3元/斤;圓包菜3.58元/斤……盡管“惠民菜”活動已經結束,但超市總體來看,菜價并不高,并且還有不少打著黃色標簽的特價菜可供市民挑選。
“從10月中旬開始,本地菜陸續上市,菜價開始回落了,像葉類菜降價比較明顯。”該超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蔬菜進入生長旺季,外地調運菜供應也很充足,價格逐步趨穩回落,銷量也不錯。
蔬菜價格連續兩周回落
國慶節后,天氣轉涼,蔬菜進入生產旺季,隨著地產菜大量上市,市場供應增加,近期我省蔬菜價格連續兩周回落。大皖新聞記者從安徽省發改委價格監測局獲悉,10月第4周,9種蔬菜全省平均零售價格每500克為3.32元,較10月第2周(今年高點)累計下跌14.7%,其中前期漲幅較大的青菜、青椒、黃瓜價格回落明顯,兩周分別累計下跌25.7%、24.8%、24.3%。
記者從合肥周谷堆大興農產品國際物流園了解到,10月以來,蔬菜進場量環比下降,菜價穩中有跌。原因在于:一是省內及合肥周邊葉菜隨著天氣轉涼,供應情況得到改善,四月青、毛白菜價格跌至3.00-4.00元/公斤,另外本地烏菜進入上市期,批發價為6.00-8.00元/公斤;二是山東青椒、內蒙、云南、四川西紅柿、寧夏芹菜因氣溫下降,產量供應偏緊,市場經營戶產地收購價格居高不下,價格暫時處于高位,周環比保持穩定。長途調運菜中的耐儲蔬菜,如陜西土豆、內蒙洋蔥、河北大白菜等供應充足,價格周環比保持穩定。預計,后市蔬菜進場量將有所上升。
“目前蔬菜供應充足,整體菜價是呈現出下行的趨勢,后市像長途調運菜,前期處于價格高位的青椒、西紅柿等也會出現陸續下跌的趨勢。”合肥周谷堆大興農產品國際物流園信息員王萍分析,因為天氣轉涼以后,本地產的葉類菜價格基本都開始回落,像四月青、毛白菜的批發價格,在每斤1元到1.2元左右。此外,長途調運菜前段時間因產區受天氣影響產量下降,目前補種的蔬菜也進入了采摘的階段。因此,地產菜和長途調運菜同時進入了價格下行的軌道。
后期菜價進入下行通道
記者從合肥市農業農村局獲悉,進入10月份,合肥市絕大部分蔬菜價格較9月已有所回落。隨著天氣轉涼,秋季蔬菜逐漸進入上市高峰期,地產蔬菜和外調蔬菜量均有所上升,市場供給逐漸充足,預計蔬菜價格將逐步下降。
據了解,9月中下旬,受大范圍較強冷空氣影響,東北、華北北部等外調主產區蔬菜提前退市,河北、山西等地在田蔬菜生長速度放緩;在冷空氣和臺風疊加影響下,本地蔬菜生產、采收和運輸難度加大,成本增加,導致市場供給緊張,蔬菜價格上漲。
10月份,合肥本地蔬菜進入上市高峰期,普通白菜、辣椒、番茄、黃瓜、蓮藕等大量上市,市場供應情況得到顯著改善,10月第三周較第二周相比,青椒、青菜、黃瓜、菠菜等蔬菜價格分別下降7.61%、15.6%、13.08%、20.16%。隨著天氣轉涼,蔬菜耐腐性增強,運輸、儲存過程中的損耗下降,運輸成本降低,各品類蔬菜市場供給量將進一步增加。
目前合肥市蔬菜在田面積42.73萬畝,同比增長1.02%,地產蔬菜日均供應能力0.7萬噸,超過合肥市民日均消費量。另外,合肥市周邊13個合作共建縣年均可為合肥市補充供應蔬菜3萬噸以上,今年更是加大了高山精品蔬菜、地方特色蔬菜(如高山茭白、高山四季豆、貢菜、黃姜)等合肥市秋淡蔬菜供應力度。總體來看,后期若不出現大范圍災害性天氣,預計蔬菜價格將逐步回落。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通訊員 艾力凱爾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