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隨著三伏天氣的持續,連續多日的高溫和悶熱使得六安市的“菜籃子”經受著一番“烤”驗。8月6日,大皖新聞記者現場探訪發現,各菜市場里蔬菜供應基本充足,但價格明顯上漲了,屬于是季節性上漲,那么,該市的蔬菜價格何時能夠回落呢?
部門:“菜籃子”供應充足,價格季節性上漲
8月5日,六安市發改委官網發布消息表示,進入三伏天以來,持續悶熱高溫天氣對六安市“菜籃子”產品供應是個不小的考驗。從該市發改委加強市場監測分析結果來看,及時會同市商務局指導西商蔬果批發市場積極組織貨源,加大外地蔬菜采購量,保障夏日市民餐桌上的新鮮蔬菜不斷檔。目前該市蔬菜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季節性上漲。該信息還列舉了從六安城區嵩泉、百花等4個農貿市場以及西商市場監測到的價格情況
探訪:部分蔬菜價格上漲100%
為了實地了解六安市區農貿市場蔬菜價格情況,8月6日上午,大皖新聞記者來到六安城區嵩泉農貿市場進行實地走訪。
市場攤位的蔬菜種類豐富,堆放有序。大皖新聞記者路過多個蔬菜攤位,一位女攤主介紹:“西紅柿現在賣6塊錢一斤,價格漲了,但不是一天漲上來的,高溫天氣開始前只要3塊錢一斤(相比之前低價時上漲100%左右)。”“黃瓜這幾天6塊到8塊錢一斤,根據進貨情況,超市比我們賣得貴。前一段時間黃瓜便宜,只要4塊錢一斤(上漲50%—100%)。”“青椒也漲了,前一段時間只要4塊錢一斤,現在要5塊錢朝上了(相比之前低價時上漲20%左右),還不怎么排場(沒賣相)。”這位女攤主介紹說。
在第二個攤位,一位上了年紀的女攤主介紹,去殼毛豆之前的價格從7塊到8塊,再到現在的9塊和10塊(相比之前低價時上漲30%左右),“只有冬瓜進價漲了點,但我們基本上沒漲價,仍然賣2塊5一斤。其他蔬菜多多少少都漲了點價。”“現在天氣怎么熱,本地蔬菜都不怎么長,基本都是外地菜,價格是漲了不少。”該攤主說。“怎么沒看到平菇?”大皖新聞記者詢問道,“早上來還有一點,也漲價了,現在賣完了。”該攤主說。
該市場南側通道一女攤主介紹的情況與其他攤主基本一致,“這兩個攤位都是我的,以前早上補貨一千多塊錢的貨就擺滿了,現在要兩千多塊錢才行。”她表示說。
當日中午12時許,大皖新聞記者來到六安市解放北路上的百花農貿市場,走訪的結果也基本一致,“黃瓜、青椒、西紅柿、你看這上面擺的基本上都漲了,只有冬瓜、豆芽這幾樣子菜沒怎么漲。”該市場一位胡姓攤主介紹說,他也表示,以前他每天進貨和現在每天進貨所花費的資金大不一樣,“比以前多多了,以前兩千多(元),現在差不多將近四千(元)。”
居民反映,漲價現象比較普遍,漲價幅度因蔬菜品種的不同而異,居民買菜比三伏天之前的確要多掏不少錢。
更有意思的是,大皖新聞記者走訪結束后已是中午12時多,就近在一家大排檔購買了一份“青椒肉絲蓋澆飯”,等蓋澆飯端上來時卻發現,米飯和肉絲分量沒少,但青椒卻只有切得很細的幾根青椒絲。詢問老板時,該排檔老板回答說:“看來你不怎么到菜市場買菜吧,你可知道青椒現在是什么價了?按原來的量來炒菜,根本就掙不到錢。”
至于漲價原因,根據該市發改委發布的消息認為——蔬菜價格季節性上漲主要因為進入暑期后,本地蔬菜生長緩慢、供應量減少,約占該市西商市場日均蔬菜交易量(約1000噸)的30%,剩余近700噸蔬菜均為省內外蔬菜產區供應,高溫天氣運輸成本和耗損增加導致批發價格上漲。
那么,六安的蔬菜價格會隨高溫天氣結束而回落嗎?六安市發改委發布的消息認為,預計本月底高溫天氣結束后,隨著本地菜上市量增加,蔬菜價格有望明顯回落。“等等看,天氣一旦好轉了,沒這么熱了,蔬菜價格可能就會降的,我賣菜好多年了,這點經驗還是有的。”百花農貿市場一位攤主也分析說。
大皖新聞記者 竇祖軍 攝影報道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