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0月24日下午,作為第七屆世界聲博會暨2024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分論壇之一,“2024智能制造質量與檢測技術應用論壇”在合肥舉辦。會上,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正式發布了“VIAS智能座艙人機交互效果評測機器人”,用人工智能技術精準高效檢測汽車座艙智能化程度,從而加快汽車產業全面智能化的進程。
原創技術精確模擬各種噪聲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汽車智能化已經成為時代潮流。如何檢測汽車智能座艙的人機交互效果,目前大多還是傳統人工方式,存在不夠穩定、不夠精準等問題。
位于合肥高新區中國聲谷的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于2021年由工信部批復成立,一直致力于打造國家制造業智能語音共性技術研發和公共服務平臺,實現語音與制造深度共融。基于創新中心在智能化測試技術上的積累,針對智能座艙的人機交互效果評測需求,2024年,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全新打造了“VIAS智能座艙人機交互效果評測機器人”,實現從語音指令到車機執行結果的端到端交互效果評測。
當天,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公共檢測服務平臺總監宋若淼介紹,VIAS在實驗環境下就可完成覆蓋車控、導航、媒體、系統等上千條功能點的復雜語音交互場景測試。其自主研發的座艙背景噪聲還原技術,能夠精確模擬多種復雜路況的噪聲環境,如高速公路上呼嘯而過的風噪、城市擁堵道路輪胎摩擦路面的胎噪聲,或夜間靜謐鄉村小路的回聲等,為各項功能性交互任務提供精準的測試條件,從而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同時,融合圖像、聲音等多模態斷言技術,在星火大模型的加持下,可實現對執行結果的自動化精準判定。此外,VIAS全自動化的測試流程可極大提升測試效率,不僅可實現了智能座艙人機交互效果的全場景測試,較之傳統人工方式,測試效率提升了10倍。
十幾秒測完一臺空調30多個質檢項
從成立以來,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就致力于成為中國智能語音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的供給源頭,并聯合中國語音產業聯盟,集聚行業創新資源,向行業提供技術交流、技術成果轉化、檢驗檢測、中試孵化等公共服務。
質檢是生產制造關鍵一環,質檢智能化一直是行業發展關注的重點之一。據了解,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率先采用聲紋識別、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新技術,打造了高效、智能化工業AI質檢方案,實現7大類30余項產品缺陷一站式綜合判定。
“以空調為例,一臺空調30多個質檢項現在十幾秒就自動檢完了。”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工業AI總監戚華威介紹,較之傳統人工質檢,工業AI質檢在人效、檢測項與產能上皆實現了跨越式提升,當前已全面覆蓋空調、冰箱、熱水器、電視機等大家電場景。
而在設備智能運維中,人工智能也在發揮作用。“創新中心以聲學為特色,打造了融合工業視覺、振動、溫度等多元異構數據的設備健康診斷模型,實時監測生產環節關鍵核心設備運行狀態,進行預測性維護管理。”據介紹,當前,相關技術與解決方案已在軌道交通、建材、冶金、高端制造等場景落地。
各方攜手 共建智能制造產業新生態
當天,眾多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參加論壇,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制造業多元融合應用。
合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王偉表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質量與檢測技術的應用至關重要。合肥市正全力推進“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行動計劃,希望企業抓住制造業數智化轉型的新機遇,以高質量、高效率的創新推動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張強則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創新,不僅為汽車行業帶來新機遇,也為智能制造的其他行業提供新思路,而生成式AI能夠在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發揮重要作用,
未來,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也將繼續探索新技術、新場景,與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各方攜手,共同構建智能制造產業新生態。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