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9月20—23日,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在合肥市舉辦。本屆大會集中展示了全球制造業領域的最新產品和重大創新成果,不論是科技感滿滿機器人、智能車輛,還是小而美的樂石硯、精美飾品等,都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機器人“跑腿”更便捷
展廳內,各式各樣的機器人帶給觀展人不少驚喜。
“小江小江,幫我拿個橘子。”聽到語音指令,人形機器人從桌子上擺放的橘子中拿起一個,遞給了記者。這是江淮前沿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研發的“啟江二號”人形機器人。
“啟江二號”人形機器人
“這是我們全棧技術自研的一款機器人,里面搭載的是國產的九格大模型,可以做一些智能的交互。”江淮前沿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它可以進行一些家庭和工業場景的互動和應用,在家庭里可以疊毛巾、倒水、開冰箱、物品分類等,在工業場景可以搬運重物,做一些替代勞動力的操作。
而旁邊一個帶著小紅帽的人形機器人正搬著紙箱子遞給旁邊的工作人員,看起來像個送貨上門的快遞員。“現在給大家演示的是快遞運送的最后一公里,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它都可以通過視覺系統自動導航路徑,將快遞包裹安全的送到您的手上。” 合肥中科深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品宣部朱亞介紹,這是“科曼一號”人形機器人,是基于中科深谷核心產品“CSPACE實時仿真控制系統”開發,集仿真、計算、運動控制等功能于一體,相當于人類的一個“敏捷小腦”,除了快遞運送,還在工業、康養、家庭服務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科曼一號”人形機器人
現場除了人形機器人,還有機器手臂、仿生手等,展示出了機器人制造領域的前沿產品和其廣泛多樣的應用場景。
礦山無人駕駛系統大大節約人力
同樣引人注目的還有智能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展廳,展廳內除了知名車企的最新款新能源汽車展示或概念車的展示,還有很多其他應用領域的智能車輛。
“我們的礦山無人駕駛通過一整套的系統和解決方案,可以實現礦山里運輸車輛的無人駕駛。”踏歌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孫志杰表示,現在全國三十多個大型礦場都在用該公司的設備,這套系統覆蓋的運輸環節,可以實現減人70%。“舉例來說,原本一個礦山30臺車需要配備120個司機,在擁有無人駕駛系統之后,只需要配備30個工作人員,尤其是在高海拔的礦山,可以把司機解放出來,到調度室里在有制氧機的環境中工作。”
礦山無人駕駛系統
中科星馳的無人駕駛觀光巴士已經在駱崗公園正式投入使用九個多月,這種無人駕駛觀光巴士采用中科星馳自研的自動駕駛核心技術,搭載1個200+TOPS車規級計算平臺、6個激光雷達、7個感知攝像頭等多個傳感器,具備高精定位、環境感知、導航規劃能力,可以實現按照預定的線路行駛、站點停車與起步、自主避障、緊急制動等功能。
“小黑盒”搭起呼叫救援生命之線
在中國電信展館的“戰新產品”展區,記者看到了一輛頗為炫酷的皮卡車,車內安裝有一個名為S-BOX的黑色組件。
展館的工作人員介紹,對于新設計的車型,在設計階段,中國電信提供S-BOX前裝方案,將天通衛星模組、貼片卡以及天線深度與汽車原有的電子架構深度集成,與整車設計融為一體。對于量產的車型,中國電信提供后裝設備方案,當發生緊急狀況,且無地面網絡覆蓋或地面網絡信號較差情況下,可以為車主搭建起一條呼叫救援的生命之線,提供保底通信。
(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中國電信展館圍繞戰新產品、數智領航兩大板塊,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中國電信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創新產品和方案。“戰新產品”展區展示了智能云、新一代信息通信、安全大腦、量子密信、大數據、人工智能、應用平臺七大戰新產品;“數智領航”展區主要展示了中國電信打造的一款基于互聯網專線,包含網、云、安、視、數五大板塊應用的全場景、一站式數智化辦公解決方案。
近年來,中國電信安徽公司數字化賦能應用再加快,與奇瑞汽車共建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與江淮汽車共建5G智慧工廠,在駱崗中央公園構建“車、路、云、網、圖”一體化協同智能網聯體系,有力有效助推安徽汽車產業發展。同時,其自主研發的天翼量子工業互聯網平臺,已支撐覆蓋安徽全省28個大類行業、3000余家企業數字工廠建設。
孔雀羽毛“變身”精美飾品
數據顯示,2023年,皖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4萬億元,同比增長5.8%,與全省增速持平,“十三五”以來首次趕上全省發展步伐。在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上,一些來自皖北的企業也引來了客商和市民的關注。
大蒜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調料之一,隨著大蒜行情的走高,近年來中原地區、特別是皖北地區蒜農的種蒜熱情不斷高漲。“這次展會,我們帶來了一款大蒜播種機,它可以很好地滿足我國特有的淤士地、沙土地、淤沙結合士地的作業環境。”來自宿州的安徽金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該公司是安徽省唯一一家研發制造大蒜類機械裝備的廠家,產品熱銷山東、江蘇、河南、河北和安徽等省份。
大蒜播種機
在工藝美術精品展上,同樣來自宿州的展品“碭山碧云軒毛筆”、“宿州樂石硯”吸引許多人駐足觀看。這其中,樂石硯作品《山居》采用了樂石老坑石料,質樸厚重,溫潤細膩,采用淺浮及深雕,布局雅致,山上祥云繚繞中的亭臺樓閣,和諧寧靜,體現一幅山居人家的畫面。
樂石硯作品《山居》
手串、耳飾、羽毛扇……來自太和縣的安徽孔雀公主工藝品有限公司帶來的產品也讓人眼前一亮,不少人在展臺前試戴、購買。“這次展出的很多首飾都運用了點翠工藝,目前市面上見到的點翠首飾,大部分使用的都是藍孔雀脖子上脫落的羽毛。”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非遺羽粘傳承人關麗說,通過此次參展,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認識并喜愛點翠這一傳統技藝。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于源綺 攝影報道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