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2024年晶合集成第二屆供應鏈大會在合肥新站高新區舉辦,來自晶合集成“朋友圈”的眾多集成電路專家、供應商企業家及業界精英400余人參會。他們不僅圍繞綠色供應鏈、AI與半導體等領域開展交流討論,不少人還將參加各種形式多樣的招商推介會,近距離走進這片生機勃勃的產業熱土,甚至加入到新站高新區“打造顯示半導體三千億產業集群”的發展藍圖中。
晶合集成連續半年處于滿載狀態
晶合集成是安徽省首家12英寸晶圓代工企業,2015年在新站高新區開工建廠,2022年營收突破100億元,實現在液晶面板驅動芯片代工領域市占率全球第一的目標,成為中國大陸第三大晶圓代工企業、全球晶圓代工前十。2023年5月,晶合集成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版掛牌上市,成為安徽省首家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純晶圓代工企業。
2024年,半導體市場持續回暖,消費電子需求復蘇,晶合集成也2024年3月至今,產能一直處于滿載狀態,6月產線負荷約為110%,訂單超過現有產能。同時,晶合集成推動技術節點向前發展,圍繞55納米、40納米的不同制程產品加速擴充產能。而在產品端,晶合集成將以高階CIS產品為今年擴產的主力產品,同時40納米高壓工藝代工的顯示驅動芯片也成功跨越至OLED顯示芯片領域。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供應伙伴的關鍵支撐。為此,晶合集成舉辦此次大會,并以“晶鏈聚力 合創未來”為主題,希望搭建相互交流、互利共贏的平臺,加強與全球供應伙伴的合作,共同構建綠色供應鏈體系,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合肥晶合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國智表示,晶合正在不斷“強身健體”,不僅專注晶圓代工,更要努力成為一家可提供全方位服務的綜合性企業。希望通過與全球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在集成電路領域創造更多的成績。“圍繞產業合作、市場發展以及人工智能應用等主題,希望這次供應鏈大會能激發更多新的創意,探索更多新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動半導體產業鏈技術的發展。”
互利共贏 供應鏈企業新站覓新機
截至目前,晶合集成配套供應商數量已有1800余家,其中不少半導體供應鏈企業也選擇到新站高新區投資建廠,進而促進新站高新區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集成電路產業鏈條持續壯大。
芯片制造過程中,電子特殊氣體至關重要。但長期以來,中國的電子特氣高度依賴進口,而晶合集成與廣州廣鋼氣體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則在新站高新區共同打造了我國在12寸晶圓超純電子氣體領域打破外資壟斷的標志性項目。“晶合集成是國內首家選擇內資氣體服務商的12英寸晶圓廠,這讓我們非常感激。”廣州廣鋼氣體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鄧韜說,與晶合集成的合作,讓廣鋼氣體在 12 寸晶圓行業逐漸打開局面,陸續贏得了國內眾多合作伙伴的認可。“隨著公司項目投入持續增加,合肥將成為廣鋼氣體投資最大的城市,相應的,廣鋼氣體也將成為合肥最大的電子大宗氣體公司。”
北方華創董事長趙晉榮作為供應商代表致辭表示,期待與各位供應商伙伴,一起為晶合的快速發展繼續提供超越期待、創造價值的服務,為合肥的半導體產業進步做出更大貢獻。而先導集團董事長王燕清也表示,與晶合集成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這次參會,也希望更多了解新站高新區等地的發展和政策情況,未來不排除會有更多合作。
此次大會期間,新站高新區也將召開招商座談會等活動,向參會企業推介新站的產業基礎、營商環境和招商重點,積極尋找重大項目投資合作機會。據了解,2023年7月首屆晶合集成供應鏈大會,就吸引了國內外近200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來到新站,并有多個集成電路項目簽約落戶或加快推進。比如,總投資2.5億元的蘇州觀勝研磨墊項目,主要從事硅基化學機械研磨墊,將為晶合集成等重點企業提供本地配套服務。
打造“顯示半導體三千億產業集群”
近年來,新站高新區主導產業增長迅猛,新型顯示產業基地連續9年獲省級考評A檔,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和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一。
依托新型顯示基地重要載體,新站高新區探索一條面向面板驅動、拓展產品方向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之路,從2015年10月晶合集成項目落戶以來,持續吸引眾多集成電路企業落地生根,涌現出了頎中科技、新匯成等一大批優秀企業。而在規劃2.6平方公里的合肥綜保區,已經集聚了集成電路產業鏈重點上下游企業近30家,項目總投資超700億元,在加工制造、保稅倉儲、土地供應、國際供應鏈、人才資源等方面享受更多便利。
未來,隨著更多產業鏈企業的匯聚,在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生態構建等方面開展合作,將為新站高新區打造顯示半導體三千億產業集群增添新動能。“我們圍繞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重點企業,在行政審批、要素保障、公共配套、鏈接資源、為企服務等方面實施項目包保負責制,確保項目早日投產達效、運營平穩高效。”新站高新區有關負責人表示。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