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熱熱熱!近日,安徽氣象發布高溫橙色預警,高溫范圍將擴大至全省,局部可達40℃。高溫天氣的“超長待機”給戶外工作增加了挑戰,交警、外賣員、環衛工、出租車司機、建筑工人等戶外勞動者直面炙烤、揮汗如雨,堅守崗位。對此,安徽金融工會積極行動,多措并舉,開出解暑“涼”方,讓金融系統工會驛站成為戶外勞動者的溫馨港灣,讓他們熱了能納涼、累了能歇腳、餓了能熱飯、渴了能飲水。
熱了累了,“請進來”歇歇腳
“周師傅辛苦了,進來喝杯水休息一下。”7月29日上午11時許,安徽巢湖,熱浪升騰。在建行巢湖團結路支行,工作人員正招呼著步入工會驛站休息的搬運工人周豐江,并為他端上了一杯溫水。
“這個點,往外面一站,就能熱出一身汗,但因為建行,我們這些工人也就有了屬于自己的幸福和滿足。”周豐江說,因為務工的附近便是建行巢湖團結路支行工會驛站,讓他們有了“家”的歸屬感。
記者走進這家位于巢湖市巢湖路的建行巢湖團結路支行,空調冷氣開得十足,便民設施也配備充足。在營業大廳,開辟了專門的區域作為驛站,供勞動者休息。驛站內,休息桌椅、沙發、微波爐、飲水機、一次性紙杯、老花鏡、急救藥品、手機充電器、雨具等一應俱全,為勞動者免費提供多項惠民服務。
在驛站,69歲的環衛工人劉麗鳳正在休息,她說:“要是沒有這個建行驛站,我們就只能在路邊樹下休息,有了這個驛站,累了就能進來歇歇腳、喝口茶,不僅能放松休息,建行工作人員還經常為我們普及金融知識!”劉麗鳳進一步說道:“我每天凌晨三點起來掃地,說不辛苦是假的,但建行驛站能緩解我的疲累,來了就和家一樣親切。”
“最近天氣炎熱,進入驛站的人明顯比前段時間多。戶外勞動者不好意思進驛站,我們就主動把他們請進來。因為,銀行開門面對的是所有群體。”中國建設銀行巢湖團結路支行行長李榮告訴記者,驛站以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環衛工人等戶外勞動者為重點,另外,在附近洗耳池公園鍛煉的老年人也是重點服務人群,驛站充分發揮服務陣地作用,致力于為他們提供一個短暫但溫暖的停靠。“在巢湖,只要說是去巢湖路的‘大建行’,大家都知道!”李榮說道,小事做踏實,工作做細致,驛站體現了建行對廣大勞動者的尊重與關愛,是銀行反哺社會、服務大眾的體現,也由此拉近了與廣大勞動者群體的距離,貼心服務口口相傳。
“勞動者港灣”是建行的一張專屬名片。據悉,建行巢湖團結路支行“勞動者港灣”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驛站被中華全國總工會評為2023年“最美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成為全國2000個最美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之一。
關愛升級,24小時“不打烊”
在安徽,在銀行網點,工會驛站遍地開花,屋外熱辣滾燙,屋內清涼舒爽。7月30日上午,安徽省農行系統第一家24小時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長江路支行24小時智能化工會驛站正式揭牌。揭牌現場,安徽省總工會和省農行共同簽訂工會驛站共建協議,并為20位戶外勞動者代表贈送飲用水等送清涼物品。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安徽省農行共打造了796個“農情暖域工會驛站”,累計服務26.6萬人次。為不斷豐富服務內涵和外延,該行在全省范圍內嘗試打造16個24小時智能化工會驛站,并將8月定為“送清涼”活動月,指定全省100個分支行營業部開展延時服務,為戶外勞動者提供更加多樣、精準、有效的幫助和支持。
在農行長江路支行24小時智能化工會驛站,記者看到,農情暖域便民服務區配備了老花鏡、放大鏡、手機充電、急救藥品、雨具、飲用水等便民設施,讓廣大勞動者感受到銀行的貼心關懷。
“環衛工人、交警、外賣配送員、快遞小哥、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等戶外勞動者是城市環境的維護者、秩序安全的守護者、便利生活的提供者。由于工作地點分散,戶外勞動者工作環境和條件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工會驛站離戶外勞動者最近,服務戶外勞動者最具體,金融系統切實發揮優勢,踐行社會責任,將持續加強工會驛站建設。”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安徽監管局黨委委員、安徽金融工會主任吳俊強調了金融系統工會驛站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據悉,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金融系統累計建成并投入使用工會驛站 2556個,今年將打造100家24小時智能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不斷加強對戶外勞動者的關心關愛,擴大服務群體覆蓋面,真正實現小驛站大關愛。
大皖新聞記者 李芳玲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