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6月25日,95后小伙潘宜都在中科大附一院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成為合肥市第126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新的希望。
接觸造血干細胞捐獻,還是八年前。2016年的夏天,潘宜都正在讀高三,一天和同學聊天時,同學說成年后一定要去無償獻血,潘宜都聽后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于是兩人相約一起去無償獻血。在獻血過程中,看到了造血干細胞留樣的宣傳冊,潘宜都和朋友都進行了留樣。他回憶當時留樣的心態,說道:“那時雖然不是很清楚造血干細胞捐獻的整個過程,但在電視上看過,知道是可以救人一命的,于是就果斷留樣了,算是送給自己的一份成人禮。”
2016年留下的血樣,時隔8年,在2024年春天有了回應,潘宜都接到了來自紅十字會的電話,告知他與一位患者初配成功了,并詢問他是否有捐獻的意愿。潘宜都和妻子進行了溝通,他的妻子表示百分百支持。
自從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潘宜都就在網上搜索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相關知識,了解了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意義,且知道捐獻無損健康。潘宜都感慨道:"人這一輩子做有意義事情的機會并不多,這個機會落到自己身上是一件很幸運的事,可以救人一命,為這個社會做貢獻"。看著帶有體溫的造血干細胞懸混液緩緩分離出來,潘宜都說:"生命是脆弱的、珍貴的,希望我的造血干細胞能讓他人獲得新生"。
6月25日上午,潘宜都在家人及合肥市紅十字志愿者的陪伴下,歷時4個半小時,順利采集了248毫升的造血干細胞懸混液。這袋份量不重,卻承載了厚重期許的"生命種子",為遠方的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通訊員 陳圓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