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記者從合肥市蜀山區獲悉,6月21日,安徽省首個千噸級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項目在該區運河新城片區正式建成投產,標志著合肥市新能源電池產業鏈邁出重要一步,新能源電池領域新質生產力加快起勢。
據悉,這條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總投資約6000萬元,由合肥禾電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2023年8月公司注冊,一期年產量達到千噸級,二期計劃建成年產量達到50000噸,可實現年銷售額15億元。該生產線創新性采用液固復合工藝生產升級材料,通過柔性化設計,既能實現“人—機”便捷操作又可實現全自動化生產,同時具備兩倍以上產能提升空間,兼具生產高能量型和高倍率型等多款產品的能力;其電池性能和理化指標均位于行業領先水平,填補了合肥市鈉離子電池生產空白。
技術人員進行產品測試 葛慶釗攝
“目前公司已可生產HP100—H和HP100—R兩款型號的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分別對應電動交通工具以及大功率放電等不同的場景。”合肥禾電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鈉離子電池作為新型儲能電池,是鋰電池的重要補充。作為極具潛力的新一代電化學儲能技術,鈉離子電池具有長循環、寬工作溫度、安全穩定性強、高倍率、循環壽命長等性能優勢。
投產儀式現場 葛慶釗攝
據介紹,鈉離子電池除了可在光伏發電儲能、綠電配儲、電網調峰等領域運用外,還可在二輪電動車、觀光車、清掃車、工商業儲能柜、應急電源等諸多領域廣泛應用,鈉離子電池正逐步走進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形成了百億級的產業規模,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作為合肥市新能源產業布局的重要板塊,運河新城已構建起“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基礎,與中貝儲能、盛位電子等形成一條涵蓋“原材料+元器件+關鍵系統”的產業鏈。“運河新城片區圍繞動力系統、汽車電子、內飾件等方向,已繪制一張清晰的產業鏈招商圖譜,以精準招商促進片區在新型儲能、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與研究應用等領域高效發展。”蜀山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未來,蜀山區將進一步優化運河新城片區產業供需合作平臺,支持中小企業進行新能源領域技術改造、產業轉型,通過建設企業技術中心、校企技術合作等方式,推動培育一批引領行業標桿的品牌集群,有效構建龍頭企業拉動、配套企業跟進、集群創新發展的共生格局。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通訊員 戴根 季云岡 朱琛琛
編輯 崔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