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6月3日,隨著最后一節拱肋吊裝完成,引江濟淮(安徽段)引江濟巢白湖大橋項目主橋拱肋成功合龍,標志著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后續主橋吊桿安裝、橋面系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悉,白湖大橋位于合肥市廬江縣境內,全長4.895公里,主線橋梁全長1796米,主跨采用170m鋼箱系桿拱橋,道路設計標準為二級公路,雙向兩車道,設計速度60公里/時。為確保拱肋順利架設,解決施工場地狹窄、主梁拱肋矢距高等問題,項目經過多次技術方案比選論證,采用橋面系鋼梁由占位支架平臺架設+主拱肋由搭設鋼棧橋并350噸履帶吊車吊裝完成。目前,白湖大橋主橋節段安裝已經全部完成,即將加快吊桿、橋面及附屬工程施工,預計8月底前完成主體工程。
白湖大橋作為合肥南部水陸交通網絡上的重要“關節”,該項目建成后將改善兩岸交通出行條件,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獲悉,作為引江濟淮工程(安徽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引江濟巢三座大橋項目,即引江濟巢白湖、沐集、姥山三座大橋均位于廬江縣境內,橫跨于長達百公里的兆西河航道上。其中沐集大橋全長1.79公里,設計為雙向兩車道二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為60公里/時。目前,大橋施工已完成,正在做交工驗收準備。姥山大橋已完成主橋施工,路線全長1.81公里,公路等級為三級公路,設計速度為40公里/小時。
三座大橋建成后,不僅助力合肥通江達海,還為兆西河兩岸居民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的陸運條件。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