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在手機上掃碼下單,短短十余分鐘,外賣就“從天而降”,由一架無人機投放在指定的地點。這不是科幻電影中的畫面,而是5月1日上午發生在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的一幕,從當天起,合肥無人機物流配送航線正式開通,預示著市民可以在手機上下單“空中”外賣,體驗“天上掉餡餅”的感覺。
合肥正式開通 目前兩條配送航線
5月1日上午,合肥市無人機物流配送航線開通儀式暨“合肥市低空聯合飛行服務中心”揭牌活動在濱湖國家森林公園舉行。據了解,此次正式開通了百大心悅城至濱湖國家森林公園、融創茂至岸上草原兩條配送航線,市民通過掃碼下單即可召喚無人機進行送餐。
大皖新聞記者現場了解到,向市民提供“空投美食”服務的企業為迅蟻科技,而這次開通的兩條航線并非該企業在合肥的“首飛”。
2023年10月,迅蟻科技就在合肥駱崗公園設置了6個索降無人機起降點,市民通過掃描靶標上的二維碼下單,無人機抵達時,在靶標附近空降繩索,將餐品送至市民身邊。僅作為試點項目,嘗試空中送餐的市民就有千余人。
無人機正通過繩索空降外賣盒
此次選擇濱湖國家森林公園和岸上草原作為首次開放的配送點,也是考慮到地理位置和市民的需要,“以前來這里游玩的市民想要點個外賣可謂是很困難,一是配送距離太遠,二是園區較大,外賣員很難找到相應的地點?!毖赶伩萍己戏食鞘薪浝黹Z寶林介紹,通過無人機配送方便很多,“我們的無人機時速能達到60千米每小時,而且通過空中航線,基本走的都是直線,原本騎車可能需要三四十分鐘的路程,無人機只需要十幾分鐘?!?/p>
大皖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五一期間通過無人機空投配送的費用為五元一單,掃碼可現場選擇多種商品進行配送,閆寶林也向記者介紹,該款無人機的最大承重量為五公斤,最長飛行續航可達28公里,受重量影響會有波動。
迅蟻科技展示送外賣的無人機
發展空中運輸 配送的不僅是餐品
據閆寶林介紹,空中運輸行業的發展所帶來的,并不僅只是讓送餐更便捷,在醫療急救、應急保障等方面也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3月6日上午,合肥無人機醫療物資運輸航線正式開通,一架載有血樣的無人機從安徽省血液中心起飛,大約十多分鐘后,順利降落在安徽省婦兒醫學中心西院。據了解,該航線距離10.9公里,航行時間14分鐘,如果開車運送,兩地之間距離有13公里,開車需要25分鐘左右,遇到高峰時段,時間將更長一些。
據大皖新聞此前報道,這條無人機運輸航線是全省首個醫療應用場景,目前在安徽省婦兒醫學中心的三個院區和安徽省血液中心四個點之間運行,共有6條航線。其中最遠的安徽省婦兒醫學中心東院和西院航線距離21.2公里,運輸時間僅僅為25分鐘。
醫護人員從無人機上取出血樣(資料圖片)
“無人機配送醫療場景是低空場景的重要組成之一,杭州、廣州等先發城市已開通無人機醫療配送航線,在開辟低空經濟新場景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醫療物資配送效率,特別是可以到達緊急情況下需要快速響應的偏遠或難以通行的區域?!毖赶伩萍级麻L章磊表示,下一步還會繼續增加運輸航線,來滿足更多的低空運送需求。
如果送物看起來還不夠“未來”,無人機載客或許更加讓人大開眼界。2023年12月28日,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搭載乘客,在駱崗公園完成商業首飛演示。長5.73米,高1.93米的機身,兩個小時內就能充滿電,最快飛行速度可達130公里/小時,續航時間為25分鐘,設計航程30公里。乘客無需做出任何操作,即可感受飛鳥視角,體驗一把飛行員的感覺。
大皖新聞記者乘坐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資料圖)
億航智能工作人員介紹,EH216-S可廣泛應用于載人交通、旅游觀光、物流運輸、醫療急救等場景,迄今已經在全球14個國家完成超過4萬架次的安全飛行。這也標志著中國低空經濟的發展邁入一個新的臺階,城市空中交通也將進入到普通民眾的生活。
布局低空賽道 建設國際“低空之城”
5月1日上午,除正式開通了兩條無人機物流配送航線外,“合肥市低空聯合飛行服務中心”的揭牌也格外引人注目。
據了解,該中心由國先中心(合肥)聯合民航安徽空管分局等單位,發揮各自優勢共同組建,主要為低空經濟主體提供安全、順暢、有序的專業性、公益性服務,致力于打造合肥市低空服務“一個窗口”,這也體現了合肥對低空經濟賽道十分重視。
活動現場
截至目前,合肥市已開通無人機醫療物資配送、軌道巡檢、電力巡檢、消防巡查等七大類30余條航線,正在推進高速長航時巡檢、路政執法巡檢、載人觀光文旅等十三類應用場景落地。招引落地了億航智能、零重力、迅蟻科技等一批行業龍頭,集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近100家,實現了低空經濟從無到有的跨越。
按照合肥發布的《合肥市低空經濟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合肥今年將基本建成駱崗低空融合飛行試驗片區,明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低空之城”,在科技研發、產業集聚、應用場景、標準規則、飛行保障等方面走在全球前列。
從無到有,從物到人,無人機播種、運輸、載客等未來科技正逐步向人們走來。在人們看見和看不見的距離里,天空正漸漸變得繁忙起來。
大皖新聞記者 龔潤澤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