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近年來,合肥市廬陽區精雕細刻塑造發展環境,全面推進生態宜居智慧城區建設,生態底色不斷擦亮,智慧城市建設多點開花。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主城廬陽匯聚起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綠色動力。
逍遙津公園 何剛/攝
城市會“呼吸”生態更宜居
今年一季度,廬陽區PM2.5濃度為48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率達78.7%,綜合指數為4.37,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在廬陽,藍天碧水成為新常態,這背后,是生態環保工作交出的“高分答卷”。
程義鋒是合肥市生態環境執法支隊廬陽大隊副大隊長,“這些年,我們在揚塵治理、企業雨污分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惫ぷ魇嗄陙?,程義鋒明顯感覺到企業環保意識逐漸增強,老百姓的配合度也越來越高。
牢抓共享為要,廬陽區不斷改進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水平,努力營造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的生態環境。2023年,共整改各類環保問題303處,中央和省級環保督察轉辦信訪件全面辦結;強化揚塵監測、固廢管控,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87%;開展水源地、天河路周邊環境治理,深化河湖長制綜合監管,河道斷面水質達標率達100%。
生態建設無止境。聚焦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環節的污染治理,廬陽區將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妥善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迎“藍”而上、向美而行,繪就美麗廬陽生態新畫卷。
城市“微更新”生活更舒心
春光正好。在廬陽主城,人們選擇戶外踏青、賞花,邂逅這絢爛的春色。杏花公園內,海棠花兒迎著明媚的春光競相綻放;逍遙津公園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前來打卡;廬州公園集運動、休憩、文化于一體,是市民休閑和健身鍛煉的首選之地……
城市“老牌”公園聲名遠播的同時,廬陽區利用城市金邊銀角“見縫插綠”,積極為百姓打造更多口袋公園、社區公園,讓城中寶地回歸自然懷抱,城市品質得到明顯提升。2023年,全區新增、提升綠化42.5萬平方米,家門口推窗能見綠,出門能入園,推動綠色生態走進市民生活。
環境提升美化了城市“顏值”,數字化手段的運用則極大豐富了城市“內涵”,為廬陽綠色發展更添新彩。
借助AI巡檢,非機動車亂停放、垃圾亂堆等城市管理問題會自動生成案件,并上報數字城管平臺。通過“數字城管”,廬陽區將精細化管理的觸角延伸到百姓身邊。與此同時,群眾、企業辦事,政務服務7×24小時不打烊;智慧廬陽APP可實時查看轄區范圍內的衛生環境、公共設施運行等情況……廬陽區積極擁抱數字化,朝著惠民便民的方向加速前行。
打好“生態牌”引得“鳳凰”來
時而在水中嬉戲捕食,時而相擁一處眺望遠方。今年3月,百余只小天鵝在廬陽董鋪國家濕地公園水面棲息,為濕地公園增添了些許靈動與活力。
廬陽董鋪國家濕地公園地處廬陽三十崗鄉,自2016年試點建設以來,當地持續推進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生態效應逐步顯現。2023年,董鋪、大房郢水庫兩個國考斷面全部優于考核目標,水質優良率達100%,與此同時,南淝河、板橋河、四里河五個省、市考核斷面全部達標,水質優良率達80%?!叭觾蓭臁笨v橫廬陽區境內,造就了“以水為美、因水而興”的生態廬陽。
堅守綠水青山,廬陽三十崗鄉迎來了發展紅利:合肥未來大科學城多個“國之重器”落戶,為這個最美鄉村插上了科學的翅膀。目前,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南北片區連接通道工程正在火熱建設中,道路建成后,將進一步滿足科學島與北側大科裝置集中區的科研運輸及生活通行需要。
近年來,廬陽區全力保障世界級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同時完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功能,扎實推進森林質量提升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聯動發展休閑農業、科普旅游等,努力實現“科研圣地”、田園耕地、旅游勝地相得益彰。
下一步,廬陽區將繼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繪就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底色”,打造城市建設與生態文明相融合的中心城區。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通訊員 余挺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