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4月2日,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顯示,合肥市大數據資產運營有限公司將基于合肥先進計算中心“巢湖明月”超級計算機,部署2臺超導量子計算機和1臺離子阱量子計算機。
發布的中標結果顯示,合肥超量融合計算中心項目分為3個標段,量子計算節點涵蓋當今最為主流的超導量子計算方案和離子阱方案。除了量子計算機系統外,項目還包含合肥先進計算中心運維中心1樓展廳空間、配電房等必要場所改造,為三臺量子計算機提供運行環境,總建設周期共8個月。
“超量融合”是一種量子計算-經典計算混合的新型計算架構,可以協同兩種先進計算的優勢,通過整合量子計算的并行處理能力和超級計算機的高效數值計算能力,有效提升對復雜問題的求解效率。這種新型計算架構能夠增強算法的靈活性和效率,還能夠提高計算速度、優化資源配置、擴展應用范圍等。
國際上,美國、英國和歐盟等主要國家和地區都競相啟動超量融合項目。例如,歐洲運行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LUMI”、日本超級計算機“富岳”先后宣布與量子計算機“聯姻”;今年3月,英國電信集團與ORCA Computing展示了混合量子-經典數據中心架構,科技巨頭甲骨文、英偉達也合作推出相關業務,幫助企業探索量子-經典混合計算行業應用。
作為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最早系統布局量子計算研發及產業化的城市,合肥在“巢湖明月”基礎上布局“超量融合計算”,選擇了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作為中標方。
“項目建成后,將以‘超量融合計算’為核心,加速下游‘超量融合計算’應用產業發展,促進上游國產化量子計算供應鏈的產業持續升級。”合肥市大數據資產運營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將探索超量融合計算在氣象預測、金融、生物醫藥、材料科學、智能汽車、高端科研等領域的應用,推動相關行業的技術突破和產業發展。
合肥先進計算中心命名為“巢湖明月”,由合肥市大數據資產運營有限公司建設,系統建設規模為雙精度計算峰值12PFlops、整數計算峰值256Pops、數據總存儲容量15PB。其中,雙精度計算峰值相當于31250臺酷睿I7-9700電腦,存儲容量相當于117187部128G手機。作為合肥"最強大腦"的先進計算中心,"巢湖明月"也將借助量子計算機建設,成為集超級計算、人工智能計算、量子計算于一體的異構算力統一服務平臺。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