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春暖花開,踏青旅游正當時。3月27日,由安徽省作家協會、安徽省交通運輸廳新聞辦、安徽省公路管理服務中心、安徽省網絡作家協會、新安傳媒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行筆江淮”公路故事主題宣傳采風團從合肥市區駕車出發,一路向南來到廬江縣礬山鎮,一條“廬南川藏線”盤山公路猶如五彩斑斕的彩帶,在青山翠綠之中蜿蜒。
站在雙頂山六道拐觀景臺俯瞰“廬南川藏線”
“廬南川藏線”全長約120公里,途經礬山、龍橋、羅河、泥河等4鎮14個村居,全線以礦文體驗、野奢度假、富硒康養、竹海觀光、山地運動、自駕越野為主題,游客駕車穿行在云霧、溪流、山峰之間,盡享沿線“九曲十八景”的綺麗風光。自2023年國慶節前夕建成通車以來,吸引了不少游客自駕前來打卡,被稱為2023年安徽最火的網紅自駕公路。
當日,記者來到“九曲十八景”之一的宋沖湖景區,山湖相映,碧波蕩漾,湖上建有相戀月橋,周邊有愛情長廊、四季花海。“這里正在建設一處婚紗主題攝影景區,計劃五一試營業。”廬江縣龍橋鎮安定村黨委書記張海芳說,旁邊將建咖啡驛站,利用當地的愛情傳說打造宋沖湖度假區。
沿著“廬南川藏線”一路向南,進入礬山鎮,來到“雙山映紅”景區。這是廬南川藏線的精華路段,站在雙頂山六道拐觀景臺,俯瞰青翠滿目,山路層疊;遠眺群巒深遠,云蒸霞蔚。盤繞在山林之間的山路宛如一條彩帶將沿途的景點串點成線,吸引眾多游客前來,縱情于山水之中,享受著大自然的美景和鄉村閑暇的時光。“景區去年10月開放,僅十一假期,日均接待游客超過8000人次。”景區工作人員介紹。
一路通,百業興。“廬南川藏線”的開通,吸引了眾多村民回鄉創業。今年55歲的李慶東是龍橋鎮安定村人,之前在上海做蔬菜生意,如今回家鄉種大棚蔬菜,沿著新修的宋沖大道,開車半小時就到廬江縣。“一天能賣300多斤,一年收入10萬多。”李慶東說,回家鄉發展還能照顧年邁的父母,他尋思著把種菜規模再擴大點。
“九曲十八景”之一的宋沖湖景區
旅游線路也帶動了農家樂、民宿等產業的發展。龍橋鎮凌安村鄉約凌安大鍋灶負責人李長飛感受到精品旅游線路給他們帶來的變化。“近期我們推出挖竹筍、采野菜、采茶、體驗大鍋灶等一系列旅游活動,把游客留下來,把我們農產品賣出去。”李長飛說,隨著廬南川藏線開通,他們餐飲營業額成倍增加,農產品銷售額也不斷增加。
依托“廬南川藏線”,以礬礦聞名的礬山鎮,正在打造總投資30億元的文旅項目。據安徽礬山文旅公司副總經理謝小偉介紹,項目規劃面積約1萬畝,依托歷史悠久的礬工業發源地,定位打造“千年礬都、富硒小鎮、盛唐老街、休閑秘境”為一體的國家5A級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級科普研學教育基地,“目前礬山文旅項目生態停車場和游客中心工程已竣工,預計2027年底竣工投入運營。”
2023年,“廬南川藏線”成功入選第二批“安徽省旅游風景道”、長三角精品自駕游線路。廬江縣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廬江縣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暢通農村道路“最后一公里”。道路的修通加快了地方旅游經濟發展,解決了山區特產外運難問題,成為當地百姓的產業路、致富路和幸福路。
近年來,廬江縣把精品旅游線路建設作為鄉村旅游發展的總抓手,串點成線,助推鄉村旅游整體轉型升級。目前,廬江已打造精品旅游路線12條,建成100多個“網紅打卡點”、十大重點景區和60多個民宿項目。今年一季度,全縣接待游客約314.7萬人次,同比增長22.75%,實現旅游綜合收入約25.4億元,同比增長27.6%。全縣年收入超50萬元集體經濟強村197個,占比近九成,村均經營性收入超過百萬元。精品旅游線搭起鄉村振興大舞臺,正在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攝影報道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