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全長110公里的肥東縣長古旅游公路,蜿蜒于巢湖之濱,一端連著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一端連著國家4A級景區岱山湖風景區,如同一條玉帶,將長臨河老街、浮槎山、四頂山森林公園、包公文化園等旅游景點串珠成鏈。如今,這條“四好農村路”,成為群眾周邊游玩打卡的“風景線”,百姓增收的“經濟帶”。
安徽霧耘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內,工人們正在采摘西紅柿
3月26日,由安徽省作家協會、安徽省交通運輸廳新聞辦、安徽省公路管理服務中心、安徽省網絡作家協會、新安傳媒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行筆江淮”公路故事主題宣傳采風活動從合肥市區出發,首站抵達肥東縣長古路。安徽現代霧耕農業科技示范園便座落于長古路畔,這里是一個狀如鳥巢的大型植物工廠,采用霧耕栽培,讓蔬菜在“無土”條件下生根發芽,種植的蔬菜生長周期與傳統的土壤種植相比縮短三分之一,產量則提高5到10倍。
采訪團一行在植物工廠內看到,生菜、西紅柿、白菜等數個品種的蔬菜長勢喜人,生機勃勃。在一處示范園內,無土栽培的西紅柿順著架子攀援生長,長成一片“西紅柿森林”。紅艷艷的西紅柿正在掛果,工人們熟練地采摘著,這些西紅柿將通過長古路運往合肥,出現在合肥各大商超的貨架上。
“長古旅游大道和合馬路相交,和合寧、合巢蕪等高速公路串聯,交通便利,蔬菜外運非常便捷?!惫ぷ魅藛T告訴記者,示范園于2022年投產,年產蔬果約10萬噸,主要供應合肥、南京、上海等長三角城市,同時一年可接待參觀、采摘體驗30萬人。
“長古路貫穿肥東縣域南北,是肥東縣境內最長的旅游觀光大道?!狈蕱|縣交通局副局長馬紹堂介紹,從巢湖出發,該道路串聯了長臨河老街、浮槎山、四頂山森林公園、包公文化園、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及愛情隧道、音樂噴泉等自然與人文交相輝映的旅游景區,成為合肥市民休閑旅游的新去處。
肥東長古旅游大道將旅游景點串聯起來。 肥東縣交通局供圖
近年來,肥東縣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3720公里,在全省率先實現等級公路率、農村公路鋪裝率、鄉鎮通二級路率、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通公交率、列養率等六個100%。同時,肥東縣大力推進農村公路提質升級,打造3條安徽省品質示范路(青天路、馬店路和鄭甘路)和1條省級“最美農村路”(青天路)。
肥東縣在“四好農村路”建設過程中,積極推進交通與鄉村產業融合發展,建設了一批旅游路、產業路、資源路,推動串聯鄉村主要旅游景區景點、主要產業和資源節點,加快推進農村公路與鄉村旅游、特色產業等融合發展,帶動了一批特色鄉鎮,扶持了一批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2023年,全縣222個農村社區,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強村近98%,村均收入85.4萬元。僅去年“五一”假期,累計接待游客58.6萬人次、同比增長202%,旅游綜合收入1.83億元。
“四好農村路”建設在帶火旅游的同時,也助推著農民增收,2023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749元、較10年前增長了209%。當前,農業正因路而強、農村正因路而美、農民正因路而富。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