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春回大地萬物蘇,植樹添綠正當時。隨著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城市園林綠化越做越好,不同品種的樹木花卉越來越多。近幾年合肥是否引進新優植物?今年多次寒潮對合肥樹木是否有影響?今年合肥綠化方面有哪些新的計劃?3月10日,在第46個植樹節來臨之際,大皖新聞記者采訪了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
匡河公園美景,大皖新聞資料圖。
市區春暖花開,種植新優植物品種
陽春三月,合肥匡河公園等地梅花盛開,成為不少市民打卡之地。
但除了盛開的梅花,合肥還種植了哪些品種的植物?
大皖新聞記者從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獲悉,就喬木而言,廣玉蘭作為合肥市樹,葉闊蔭濃,生態效益好,觀賞價值高。在合肥市公園、廣場、單位等地有栽植。除此之外,蕪湖路上一棵棵遮天蔽日的參天梧桐樹,也是合肥人印象深刻。當然,香樟、黃山欒樹、烏桕、合歡、女貞、櫸樹、楸樹、銀杏、雪松、梓樹、楓楊、國槐等品種在合肥也有種植。
每年秋天,合肥大街小巷傳來迷人的桂花香。但是你知道嗎,合肥還種植有櫻花、紫荊、海棠、丁香、樹狀月季、花石榴、紫薇、木槿、木本繡球、瓊花、迎春、杜鵑、火焰南天竹、珊瑚樹等小喬木或灌木花卉。
據悉,近幾年合肥還種植了娜塔櫟、天鵝絨紫薇、巨紫荊、龍柱碧桃、美國秋紅楓等新優植物品種。
冰凍雨雪天氣未致市區大面積綠化損失
2024年初合肥迎來多次降溫降雪,有市民擔心寒潮天氣下是否有凍害受損的樹木?面對寒冷天氣,合肥對樹木如何保護和修復,將“綠蔭損失”降到最低?
據介紹,受地理、氣候條件影響,合肥地區冬季園林植物防寒工作的對象主要為香樟、蘇鐵、夾竹桃等南方不耐寒植物品種。為降低冬季凍害損失,合肥市園林監管中心結合天氣預報,督促各區每年在冬季降溫降雪來臨前完成對不耐寒植物的裹干、涂白、覆地膜等防寒工作。在降雪天氣發生時,要求各區啟動應急預案,密切關注降雪情況,及時使用炮霧車、水車、竹竿等去除綠化積雪,減少積雪壓斷樹枝、壓倒樹木的情況發生。
對降雪已經導致的倒伏樹木要及時打支撐扶正;對造成的斷枝要及時清運,保障道路交通通暢,劈裂的斷枝傷口要進行平截、防腐處理,防止傷口腐爛,影響樹木正常生長。少數因嚴寒導致的樹木葉片發黃、萎蔫的情況,可以通過后續加強施肥、澆水等養護措施來改善植株生長勢,促進植物恢復健康生長。
據悉,近年來,通過前期籌劃預防、中期及時處理、后期加強養管的“組合拳”方式應對,合肥市區范圍內未發生因冰凍雨雪天氣導致的大面積綠化損失,有效鞏固了城市園林綠化成果。
挖掘老城區綠化空間,建設社區公園、游園、口袋公園
大皖新聞資料圖
2024年,合肥啟動綠美江淮行動,積極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以規建治改革為契機,提升園林綠化功能品質。
高品質推進駱崗公園建設和運營管理,逐步實現“自我造血”。加快推進廬州公園(二期)、大蜀山森林公園綜合提升一期、唐橋公園、南二環與潛山路交口西南角街頭游園等公園建設。充分挖掘老城區綠化空間,結合大鋪頭、和平路、龍高照等104處城中村改造,建設社區公園、游園、口袋公園。
不斷擴大公園綠地開放共享水平,推進翡翠湖、南艷湖、徽園等公園拆墻透綠。強化體綠結合,推進“國球進公園”。加快“新翡翠項鏈”示范段和一批社區綠道建設。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編輯 張大為
新聞鏈接:合肥市2024年度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安排出爐
為深入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工作,進一步調動全社會參與國土綠化積極性,方便市民全年隨時多形式履行植樹義務,在合肥市綠委辦的統一部署下,各縣(市)、區、開發區結合實際,以“履行植樹義務、共建美麗合肥”主題,累計安排了122場形式多樣的全民義務植樹活動。
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將在“合肥市全民義務植樹網”陸續上線發布,市民可通過網絡預約報名,自主選擇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自然教育、認種認養、捐資捐物等植樹形式,履“植”盡責。
報名方式:1.登錄“合肥市全民義務植樹網(網址http://anhui.hefei.yiwuzhishu.cn/)”,通過“義務盡責”模塊,點擊“更多植樹項目”,選擇植樹活動,點擊“我要參與”,填寫個人信息,提交報名。
2.搜索并關注“全民義務植樹”微信公眾號,選擇“盡責參與”→“勞動盡責”→“選擇區域”→“安徽省”→“合肥市”,選擇植樹活動,點擊“我要參與”,填寫個人信息,提交報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