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2月29日中午,來自合肥的陳倩倩在中科大附一院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采集,為身患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的陌生患者成功捐獻了造血干細胞,為患者帶去了康復的希望。她也成為合肥市第122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兩次配型成功
陳倩倩成長在一個軍人世家,家庭環境對她的影響很大。陳倩倩說:"我的爺爺、爸爸、叔叔都當過兵,爺爺還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只要黨和國家需要,他們總是第一個沖在前。工作后,也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所以對我來說,救人的事,沒什么可猶豫的!"
2005年讀大學時,陳倩倩開始參加無償獻血,目前已經超過10次,并獲得了合肥市無償獻血愛心卡。一次獻血時,陳倩倩留下血樣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希望有人需要的時候她可以提供更好的幫助。
陳倩倩回憶,2008年時她曾經接到過與患者配型成功的通知,當時沒有猶豫就答應了,可惜捐獻卻由于患者原因中止了。"我心情有點失落,但轉念一想,也許是患者好轉了呢。"
沒想到十幾年后的一天,她再次接到了紅十字會的電話。"能與第二位患者配型成功,幾率真的很低,我也覺得很有緣分,所以立刻就答應了。"陳倩倩說,"其實身邊也有人擔心影響身體,但我覺得能夠救別人的命,即使有點不舒服也不算什么!能夠被別人需要、被社會需要,正是一個人存在的意義!"
成為兒子的驕傲
陳倩倩家住蜀山區,目前在一家物業服務公司工作,兩個兒子一個讀小學,一個2歲多。她和丈夫工作都比較忙,當得知自己的捐獻日期和兒子的開學重疊時,便聯系父母在她住院時趕來合肥,幫忙照顧孩子。
陳倩倩住院后,大兒子雖然很想念媽媽,但也覺得媽媽很偉大,剛開學見到老師和同學,就驕傲地告訴他們:"我媽媽去救人了!"
陳倩倩說,很高興自己的選擇能夠給孩子做個好榜樣,能夠帶給他一份榮譽感。"我也給他大致講解了一下捐獻知識,讓他有個初步認識。"
29日上午,經過約4個小時的采集,陳倩倩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為患者送去珍貴的"生命種子"。陳倩倩說:"沒有血緣關系的陌生人能夠配型成功概率極低,我能夠為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也是一種特別的緣分,希望患者能夠順利度過、早日康復!"帶著祝福的"生命種子"隨后被送往患者醫院,將在患者體內重新萌發出生機。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通訊員 張妍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