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月18日,在位于合肥市始信路的國網合肥濱湖智慧能源服務站內,新能源車主徐先生使用超級快充樁,10分鐘內車輛實現“續航”。據悉,這個國內首座“多站融合”示范項目目前功能已全面升級,該項目新落成8個超級快充樁、3個V2G雙向充放電樁等,將為廣大市民帶來更優質服務。
安徽省首批3個試點V2G雙向充放電樁建成
在國網合肥濱湖智慧能源服務站內南側,新落成的太陽能光伏停車棚下方,一排嶄新直流快速充電樁為往來的新能源汽車提供充電服務,棚頂湛藍色光伏面板顯得嶄新。同樣位于服務站內,蔚來、澤清新能源等換電站的繁忙景象讓人眼前一亮,一臺新能源車駛入換電艙制定位置,底部機械臂立刻啟動電池更換作業,平均5分鐘內新能源車再度“滿血復活”。
據悉,集合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換電站,光伏電站、儲能站、數據中心站、5G基站、北斗地基增強站等功能位一體的國網合肥濱湖智慧能源服務站于2020年6月正式落成。近年來,國網合肥供電公司對該站進行不斷升級建設和功能深化應用,今年1月,經過近半年第三輪建設,國網合肥濱湖智慧能源服務站實現全方位“煥新升級”。
“站內充電設施全部升級為直流快速充電樁。新落成3個V2G雙向充放電樁、1個無線快充樁、6個直流快充樁和8個超級快充樁,18個樁可同時服務24輛新能源車。其中的超級快充樁最大功率達480千瓦,理論最快10分鐘內可完成新能源車‘續航’,進一步縮短車主等待時間。”國網合肥供電公司能源服務技術中心客戶經理張相宇說。
值得一提的是,V2G雙向充放電樁是安徽省首批試點,率先具備新能源汽車和電網互動功能。通過車、樁互聯,新能源汽車可在用電負荷“谷段”使用較低費用充電;未來相關政策支持情況下,新能源汽車變成電網“移動充電寶”,在負荷高峰時段反向將電以相對較高價格“賣”給電網,一方面降低車輛使用成本,同時提升城市供電可靠性。
單站換電服務規模躍居華東地區首位
在換電服務功能方面,國網合肥濱湖智慧能源服務站新設立奧動和吉利兩座換電站,同一場站內集合蔚來、澤清、吉利、奧動共4座新能源換電站。其中的吉利智能換電站為合肥首座,主打“分鐘級”換電體驗,最快90秒左右實現整車電池更換,速度超越市面主流換電站。經本次升級,國網合肥濱湖智慧能源服務站日換電能力達2000次以上,單站換電服務規模躍居華東地區首位。
“春節日益臨近,越來越多市民選擇駕駛新能源車輛返鄉或外出旅游。濱湖新區是合肥市的返鄉熱點區域之一,服務站深入需求中心,將24小時不間斷為廣大車主提供更優質新能源服務保障。”國網合肥供電公司能源服務技術中心副主任徐偉剛說。
此次升級后,國網合肥濱湖智慧能源服務站在綠色能源綜合利用功能方面“頗具看點”。站內新架設4臺風力發電裝備,利用屋頂、車棚等位置鋪設太陽能光伏面板。全站“綠電”總容量由88千瓦“擴容”至268千瓦,年發電量達20萬千瓦時以上,相當于年節約標準煤約80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00噸。
“站內的綠電和新升級容量為1兆瓦/3兆瓦時儲能站,形成一個‘微網系統’,實現能源循環綜合利用,不僅年均降低用電成本10萬元以上,更進一步提升站內數據中心站、5G基站等運行可靠性。”據徐偉剛介紹,容量0.5萬千瓦的國網合肥濱湖智慧能源服務站,聯合分布于全市各地約90.2萬千瓦的可控負荷,共同納入了合肥電網虛擬電廠管控范疇,最快“秒級”實現負荷調整,有力提升城市電力調度靈活性和區域供電可靠性。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通訊員 李巖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