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孤獨癥又稱自閉癥。據相關部門統計:合肥市現有孤獨癥患者超過4000人,最大的已經30多歲,20%以上的監護人患有抑郁癥傾向。合肥市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期間,合肥市政協委員王文娜帶來《關于合肥首個兒童療愈慈善村項目建設的提案》,目前已得到十幾位委員的支持,形成聯合提案。
王文娜長期從事于公益事業,她和團隊著力于探索16歲以下孤獨癥患兒的社區康復模式,但隨著孩子們慢慢長大,他們的成長面臨著就業和養護等瓶頸,需要重新規劃,實現他們的社會價值。
“通常認為,孤獨癥患兒聽而不聞、視而不見,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重度的患者無法進入普通的學校就讀、成年患者無法實現獨立就業。家中也往往缺乏專業的引導,導致他們的成長問題嚴重,直接影響到家庭、社會關系的和諧穩定。”王文娜在接受大皖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王文娜參加合肥市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小組討論
王文娜在提案中建議,要先把處于困境中的家庭和孩子帶到農村生活,安排專業的特教老師照顧和陪伴,通過“農療”模式培養他們獨自生存、生活的能力和社會性。幫助患兒父母搭建終身干預互助平臺,讓家長、社會、政府、愛心人士多方參與,分擔家庭的重擔。同時為家長們搭建夢想平臺,開展技能培訓課程,讓他們有機會回到正常的工作當中,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跟孩子共同成長。
在患兒家庭入住村莊后,通過提高村里的人流量、知名度、影響力,進一步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帶動農副產業銷售增長,以及非遺文化的保護等。未來,還可以為農創青年提供創業基地,鏈接資源,聚焦能量,活化鄉村,吸引大學生返鄉,形成新的大學生創業基地。
王文娜表示,打造合肥第一個困境兒童療愈慈善村,爭創全國性的社會組織照顧困境群體的樣板意義十分重大,當前迫切需要尋找符合條件的空心村,需要大約1500平米的房屋,以滿足孩子們的入住、學習和生活成長的空間以及辦公區域和培訓、孵化場所需要,還需要3000平米用來提供運動和體驗的戶外空間。“我們希望能獲得政府政策支持以及社會各界的愛心支持。”
大皖新聞記者 龔潤澤 攝影報道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