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據合肥市人民政府發布微信號1月8日消息,近日,有市民向12345熱線咨詢,如何減少校外培訓消費糾紛?
合肥市消保委表示,寒假將至,不少家長在籌劃著為孩子選擇校外培訓機構,校外培訓機構也積極做著招生廣告。為有效防范校外培訓風險、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發布如下消費提示:
一是選擇正規的校外培訓機構。要選擇《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或《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齊全的正規培訓機構,并對教師資質、培訓項目、收費標準等信息進行實地查驗,拒絕“證照不全”“隱形變異”等違規培訓。選擇機構可參考合肥市教育局發布的“合肥市2023年秋季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附后)或登錄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xwpx.eduyun.cn)查詢;
二是全程使用“校外培訓家長端”APP選課繳費。為確保資金安全,消費者應登錄教育部“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在手機下載安裝“校外培訓家長端”APP,通過該APP直接精準選課、繳費購課、簽訂合同,按時消課,教學評價、申請退費,拒絕通過其他方式繳納培訓費用。更不能一次性繳納超過3個月或者60課時且超過5000元的培訓費。消費者要警惕培訓機構宣傳的“一次性繳款打折優惠”“不通過監管平臺繳費贈送大禮包”“購買優惠課包”等“優惠陷阱”,一旦將培訓費直接轉給機構或教師個人,將會導致費用無法進入監管賬戶被有效監管,極易產生退費難問題;
三是簽訂規范服務合同。消費者在支付培訓費用前,要與校外培訓機構簽訂由教育部和市場監管總局制定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2021年修訂版),特別要關注涉及培訓內容、雙方權利義務關系和費用的條款,同時注意“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是屬于非營利性機構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合同要明確約定退費情形、退費時限、退費方式等;
四是遇到糾紛及時維權。與培訓機構發生消費糾紛時,可先與機構理性協商,如協商無果,可撥打12345熱線進行投訴舉報。請妥善保管合同文本、票據、宣傳資料、微信聊天截圖、錄音等憑證。
最后,希望各位消費者理性看待校外培訓的作用,選擇校外培訓機構要以孩子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避免盲目報班,跟風報班。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