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日,合肥市民曾先生撥打新安晚報熱線電話62639900,稱自己新購入的二手車與店家宣傳相差甚多,“我是從一個APP上看到的,顯示是2021年款,跑了3萬多公里,結果買到后我發現這個車后臺數據顯示跑了16萬多公里”。
購車人:無意間發現里程數不對
曾先生在2023年12月21日在合肥南翔汽車城星曜名車店購買了一輛二手的理想ONE。此前曾先生是通過一二手車APP看中的這輛車,APP上顯示該車為2021年款理想ONE,上牌時間2021年2月,表顯里程3.2萬公里,曾先生十分心儀該款車輛,于是花20萬元購買。
購買當晚,曾先生在熟悉車輛使用時發現車輛沒有2021款的理想ONE的部分功能,與購買的店家確認,才發現車輛是2020年款,因為曾先生十分喜愛該款車,就接受了車輛是2020年款的情況。
12月23日,曾先生將車開到4S店保養,想配個鑰匙,工作人員在檢查時發現車胎磨損嚴重,建議更換車胎,曾先生將情況反映給購買的店家,店家同意支付曾先生4個車胎的更換費用和配鑰匙的費用。同時,曾先生在4S店的指導下下載了理想的車輛APP,并通過車架號與自己的車輛進行了綁定,方便后續使用。12月26日,曾先生為了熟悉APP的使用查看了其中的各項功能,無意中發現車輛中心中顯示車輛已經行駛161528公里,與儀表盤顯示的32680公里相差甚遠。
曾先生在APP查看到的車輛里程數
儀表盤顯示的車輛里程數
剛開始,曾先生也拿不準,覺得才買了兩年多的車,怎么會跑了這么多公里數?于是又致電理想售后,并在售后的建議下29日又前往4S店打印了該車前三次的保養記錄。
根據曾先生出示給大皖新聞記者的保養記錄顯示,該車此前三次保養均在理想汽車烏魯木齊新市服務中心(凈水路店),保養時間分別為2023年7月17日、8月12日、10月5日,顯示當時的里程數分別為141627公里、147416公里、160651公里。
曾先生表示,4S店的保養記錄與官方APP后臺均顯示該車已跑了16萬多公里,應該不是APP顯示錯誤。
店家:電子儀表盤的數據無法造假
曾先生于是向店家提出退車退錢。并且該車是曾先生貸款購買,一年內提前還款可能還會涉及到貸款違約金。店家不同意曾先生的要求,表示曾先生可以先開一年,在一年后還完所有貸款,店家再將這輛車高價回收。曾先生說:“我覺得最不可信的就是高價回收這種說法了,并且現在這輛車已經開了16萬公里了,我都怕這個車上路再出現什么問題,出了事情誰來負責,已經不敢開了?!?/p>
2024年1月3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致電了星曜名車的店長張先生,他表示他在合肥的4S店查詢該車行駛公里數與儀表盤顯示一致,并且這類新能源汽車都是電子儀表盤,不能隨意更改,他覺得曾先生查詢到的16萬公里數據未必準確。
同時,因為車輛已經完成過戶等全部手續,并且曾先生還是以貸款的方式購買,車輛也不能隨意進行退還,所以他提出一年后向曾先生回收該車的方案,記者詢問是否可以估算該車的回收價格,張先生表示,因為車輛回收會受各方面影響,所以他并不能夠給出估計。
官方售后:可前往官方網點查詢實際里程數
針對該車輛實際里程數如何判斷的問題,大皖新聞記者致電理想官方售后,售后工作人員表示,出現這種情況,可以前往官方網點由電腦檢測一下該車輛的實際里程數,當天就可以拿到檢測結果。
除此之外,記者也聯系了其他二手車商詢問儀表盤的數據是否可以更改,該二手車商表示可以更改。記者又詢問16萬公里與3萬公里里程二手車的差價。該二手車商表示,因為沒有看到實際車況,所以不能準確估計,但是根據公里數來看,差價可能在五萬元左右。該二手車商還告訴記者,購買二手車時,也可以通過車胎是否更換等情況來輔助判斷車輛的行駛里程。
律師:二手車門店有義務對車況進行把關
曾先生告訴記者,此前他也撥打過消費者權益熱線,但是與店家始終沒有協商一致。根據該情況,大皖新聞記者咨詢了安徽省律協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委員、安徽典興律師事務所律師陳金華。
他表示,根據目前購車人反映的情況來看,出賣人應承擔如實告知車輛真實情況的義務,車輛已行駛公里數是反映出標的物折舊程度的主要方面,也影響購買者對于價款的判斷。出賣人對于重大方面的隱瞞構成欺詐,相對人可以在法定期間內享有合同撤銷權。出賣人締約過程中有過錯的,購車人貸款購車涉及到的提前還貸相應損失也應該由出賣人承擔。如果是二手車商在收購時,車輛就被改動了數據,作為專業二手車經紀人(門店)應該有高人普通人的鑒別能力,更有義務對二手車的車況進行把關。如果雙方間構成消費合同關系,購買人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維護自身權益?!吨腥A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懲罰性賠償責任】: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
大皖新聞記者 于源綺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