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在合肥市廬陽區的明教寺內,有一棵三級銀杏樹,走過百年歲月,仍枝繁葉茂。7月7日,這棵百年古樹“穿戴”上了一套高科技裝備——古樹名木安全衛士數據采集測試儀。古樹上“云”,這在合肥市屬于首次。
據悉,為建立古樹名木信息化管理保護機制,提高管理維護效率,合肥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擬通過各種類型智能傳感器的信息整合,實現對古樹名木的生長狀態進行多維度智能監控。經過多方研討,合肥市綠委辦決定選擇廬陽區明教寺內這棵觀測位置方便、古樹保護力度大的三級銀杏樹作為第一棵試點樣樹。
工作人員用不損傷古樹的彈簧繩固定傾倒、溫度傳感器。
該數據采集測試儀可以采集溫濕度傳感器、光照傳感器、水質檢測儀等設備數據,對古樹生長環境進行實時監測,同時也能監測蟲情信息,及時發現古樹生長的問題,并在異常氣象時快速報警通知,快速采取措施解決問題,保證古樹的健康生長。同時,安裝在古樹周圍的攝像頭提供實時上網通道,支持全天候24小時監控古樹實時畫面,工作人員可以更直觀地了解現場信息,方便通過視頻資料進行追溯、調閱和取證;也能快速抓怕保存資料和證據。
工作人員正在安裝土壤成分、水位傳感器。
“我們轄區一共有39株古樹,其中34株集中在逍遙津公園內,零散5株分布在明教寺、瑞園等地方?!睆]陽區農林水務局林業管理科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廬陽區將以此次試點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對管理維護流程進行信息化監管,加大古樹保護宣傳力度,提高群眾參與度,營造人人保護古樹名木的良好社會氛圍。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通訊員 段珂 曹芹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