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小華近期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性格也開朗很多”,5月24日下午,合肥廬江縣檢察院組織干警來到小華(化名)的學校,與班主任溝通起小華的學習情況。
小華與廬江縣檢察院檢察官的緣分要從2022年說起,在一次法治宣傳過程中,小華了解到檢察機關可以支持弱勢群體起訴。2022年2月18日,小華在其家人陪伴下來到廬江縣人民檢察院申請支持起訴。
原來,小華的父母早年離異,雙方約定:五歲的小華跟隨父親一起生活,母親每個月給小華撫養費500元。小華母親后來在外地重新組建家庭,很少探望小華,撫養費也從未支付過。獨自撫養小華的父親在工地做工,經濟來源不穩定,小華的生活隨之陷入困境。
收到小華的申請材料后,檢察官經過多方調查核實,確認小華母親在離婚后未支付任何撫養費,該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有關法律規定,決定支持小華起訴。
2022年4月29日,廬江縣法院經過審理,判決小華母親支付2014年1月至2022年1月的撫養費48000元;自2022年2月起每月支付小華子女撫養費800元至小華年滿十八周歲時止。
判決生效后,小華母親仍不履行判決,小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在立案后采取相關執行措施,但卻未查詢到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財產。該撫養費強制執行案進入“終結本次執行”狀態。
“小華母親還是未給任何撫養費,小華父親在外面打工,小華和他母親也不聯絡,現在成績下降很多,”小華爺爺打電話給承辦檢察官。于是,為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2022年12月,廬江縣檢察院依職權介入小華執行案件。
檢察官一邊調閱小華申請強制執行案件卷宗材料,一邊與執行法官溝通,了解到小華母親重新組建家庭后又生育子女經濟壓力大,加之與小華因為訴訟導致關系惡化,所以一直未支付撫養費,已被納入失信黑名單。承辦人決定從小華母親入手。
“現在我沒有能力支付撫養費,而且和小華也聯系不上”,小華母親在電話里向承辦人說明了自己的難處。隨后,承辦人多次與小華母親溝通,通過釋法說理,告知其不履行支付義務的后果和法律風險,以及對小華學習、生活的影響,并幫助小華與其母親化解隔閡,最終小華與母親達成和解協議,最終小華母親每月按時向小華支付撫養費。同時,考慮到小華家庭困難,廬江縣檢察院積極開展司法救助。為小華發放國家司法救助金5000元,緩解小華的生活壓力。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趙明玉 通訊員 程琦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